第三百六十五章知遇之恩(1 / 2)

原尚書右仆射鄭經被拿下大獄後,李剛對他不審不殺,就這麼關著,每倒是好酒好菜供應,但不允許獄卒跟他話,哪怕是罵都不行,書筆墨紙硯等物也不允許有,就這麼把你關著,讓你活活憋死。

整個長安鄭氏,除鄭重一支外,全都被發配到紅楓行省挖礦,沒有被滿門抄斬已是奇跡,為此事,不少李氏大臣都對李剛的心慈手軟有所不滿,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啊。

鄭經的妻兒雖然都遠在紅楓省,但每月仍有鄭重這一支的子弟前往探望,送些衣物什麼,告之家人的一些事。不過,他們都不敢違抗李剛的命令,書籍什麼的都不敢帶進去。

對於這些族中子弟,鄭經沒有發飆,破口大罵,而是囑咐他們好好做人處事,有時候甚至考校他們的文章。

保王黨一係的人是沒法進入刑部大獄,隻能通過太後武惠妃身邊受寵的內侍監總管雲公公來了解鄭經的情況,為此,假公公雲兒倒是賺了不少金銀珠寶和人情,很自然的被歸列入保王黨一派。

他們都是挺王派,太後的人自然是自已人了。

經過上回的事件,保王黨元氣大傷,更群龍無首,老實了一段時間,但他們不甘寂寞,隔三差五的聚在一塊,一邊破口大罵李剛奸臣,一邊商議著如何重振王權,而推舉一個新的帶頭大哥則為當務之急。

禮部侍郎審尚德算德高望重,有當帶頭大哥的資格,不過他很委宛的推辭,老夫老了,把機會讓給你們年青人吧,老夫在一旁替你們拾遺補漏就行,加油,好好幹,老夫看好你們。

這廝新近娶了一個年青漂亮的媳婦兒,整個人都年青了幾十歲,當然了,府裏原先的奴仆什麼的都給遣散了,全換上新人,以免續弦的新夫人被人認出來。

這招洗白還是巫悠教他的,如今夙願得償,這廝現在是死心塌地的為李衛賣命了。

經過一番評選,最終是德高望重的戶部侍中區誠被推舉為帶頭大哥,審尚德等十幾老臣輔佐,他們仍舊是保王黨的元老核心。

區誠誠府極深,行事陰損毒辣,有時候還有些激進,口風也很緊,審尚德千方百計套了好幾回,依然沒法套出有用的情報,他不敢問得露骨,以免被“同黨”懷疑。

根據審尚德傳回的情報,加上黑衣衛掌握的情報綜合分析,區誠極可能與潛伏在長安城裏的玄素居刺客殺手聯係上了,近期可能會策劃一次大行動,因擔心打草驚蛇,李衛隻能下令暗中加強戒備,被動等待。

那些潛伏在長安城裏的玄素居殺手自唐素娥離開,鄭經被捕入獄後就好象從人間蒸發了一般。

據情報分析,唐素娥仍在唐帝都宜城養傷,時常進出皇宮,而且還收了九公主唐飛兒為徒弟,這也明唐素娥已完全放手主持長安行刺的行動,正全力滲透唐帝國的上層,玄素居另派有高手在長安主持刺殺行動,隻是藏匿太深,一時難以發現。

想要一網打盡,就得耐心等著區誠等人的進一步行動,被動的等著他們露出破綻,才能根據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布置,行致命一擊,永絕後患。

監視盯梢的事兒自然落在黑衣衛的身上,黑衣衛統領丁喜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有半點馬虎,把身邊的人都派出去了,若大一個長安城密布黑衣衛密諜,隨手一抓,十個人裏頭恐怕有二三個是黑衣衛的密諜。

也因為這事,李剛最終沒把更改戰略方向的議案在朝堂上提出來,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反正他是丞相,獨攬朝權,被人罵權臣是客氣話,保王黨那幫老家夥可是不留半點情麵,罵他是奸臣,所以也沒必要顧及他們的臉麵,直接獨斷專行,從丞相府下達各種密令。

好在目前處於休養生息期,一些針對衛帝國的行動都在悄然進行,動靜不大,沒讓那幫保王黨察覺。

由巫悠負責的貨幣戰爭已在悄然進行中,大量的劣幣通過往返的商人流入衛帝國,大量的糧食布匹等物資則被帶回國內。

戰爭結束,糧價等物資價格逐漸回落,衛帝國民間富足,又絕少遭受戰火的波及,糧價回落最快,價錢也最便宜,各商國的商人都湧來購糧,運回國內高價出售,所以,秦帝國商人的大肆購糧舉動很正常,沒人會懷疑,而且讓他們賺到了大把大把的銅錢。

衛帝國民間富足,即便發動貨幣戰爭,二三年內都難以影響市場的物價,這一點,李衛和巫悠心裏都很清楚,發動的貨幣戰爭隻不過是用少量的銅錢來換回大量的糧食等特資,屯積戰爭能量而已,總之,有得賺就賺,悶聲不響的發大財,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