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冰屋(1 / 2)

冬的第一場雪雖然還沒有飄落,但氣已經冷得讓人直打哆嗦,幸好李衛等早做足了防寒準備,後勤運輸隊把大量的冬衣運抵前線,將士們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衣,還有棉手套棉襪子,還有大量的木炭可供烤火取暖。

明珠和赫進的聯軍把衛帝都春城的四座城門全部困死,士兵們奉命在城外挖掘壕溝,壕溝的前麵布下拒馬鐵蒺藜等障礙物,還搭建起一座座高高的塔樓,一副要長期困死春城的態勢。

城外的秦軍沒有攻城,城內的晉兵樂得偷閑,不過,這隻是表象,誰的心裏都沉甸甸的,都城被困死,知道何人能夠力挽狂瀾解圍?悲觀絕望在全城漫延。

幾之後,氣溫驟降,灰蒙蒙的空下起了雨,兩個時辰之後,雨漸漸的變成了輕飄雪花,地麵上變得越發的濕漉泥濘。入夜之後,飄零的雪花變成了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地一片銀白。

李衛一行與一支後勤運輸隊就在呼號的風雪中艱難行進,比預期的晚了一抵達春城城下,運輸隊除了帶來大量的棉被冬衣手套棉襪木炭等禦寒物,還帶來了大量的食物與水酒。

一般情況下,軍中不允許飲酒,不過,現在是特殊情況,這鬼氣能把人給活活凍列,烈酒可以幫助禦寒,隻要不喝醉就行,同時也可以激勵士氣。

圍困春城將是一個極漫長的過程,時間久了,前線的將士難免思念家中的親人,生出厭戰心理,因此,得時不時的激勵一下將士的士氣。

為了此事,李衛可是絞盡腦汁,在各驛站增設專職投遞員,專門傳遞士兵的書信往來,各州省縣城都設有專門的軍人通信站,士兵的家屬可不定時的來接收信件或投遞書信,極大的方便了士兵與家屬之間的通信往來。

當兵的幾乎全是窮人,絕大半連自已的名字都不會寫,李衛還弄來了一批讀書人充當槍手,由他們幫士兵代筆書寫家書,然後把所有的書信集中起來,交給後勤運輸隊帶回去,再轉送給驛站送回國內。

此舉得到了所有士兵的熱烈擁護,少爺萬歲的吼聲一浪高過一浪,明珠巫悠田策等人都佩服得五體投地,這事雖然繁瑣且麻煩,但卻最大限度的籠絡住了士兵的心,妙哉。

寒地凍,李衛等人冒著呼號的風雪慰問前線將士,他雖然穿得很厚,厚到連鋒利的鋼刀都未必能砍透,但仍然冷得腳趾頭發麻。

士兵所住的帳蓬裏雖然都有火盆取暖,可仍然很冷,不少士兵都給凍傷了,幾下來,非戰鬥減員就有近三百人。

李衛以為自已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卻沒想到如此惡劣的氣下,之前的種種想法與準備仍然有些吃不消。

撤軍?這可不行,一旦撤走,之前的所有努力全白廢了。繼續堅持圍城,這鬼氣可是嚴重影響士兵的士氣啊,該怎麼辦?

這廝拚命的轉動腦子,回憶前世過冬取暖的一些相關知識,什麼電影電視等等……

唔,電影,他記起來了,以前曾經看過一部,名字給忘了,反正場地是北極,冰雪地的,那裏的人都住在冰製的屋子裏。對了,他完全記起來了,地理課就有提到過北極,提到過愛斯基摩人,這些人就是住在冰屋裏禦寒的。

此時,連續十幾的大風雪,地上早已積了厚厚的一層雪,已經沒過腳踝,踩在上邊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現在這氣溫,煮沸的熱水倒在雪地上馬上就被凍成冰,所以製造冰磚很容易,當然了,理論上是這樣,但親自製造,還是得先試驗過才知道行不行。

冰屋能夠取暖的原理是因為冰屋結實不透風,完全可以把寒風阻擋在屋外,其次,冰是熱的不良導體,能夠很好的隔熱,屋裏的熱量幾乎不能夠通過冰牆傳導到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