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站在義烏郡城的北城頭上,神情複雜的眺望著遠方,他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玄月會玩得這麼大,把一個強大的晉帝國坑成這樣,更沒有想到城高牆厚的義烏郡城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早知道這樣,哥何苦勞民傷財,花費那麼大的勁兒去弄什麼長城?
站在一旁的田策巫悠等人都默不作聲,他們心裏都明白太子殿下為何長歎短噓,實話,他們也都沒有想到會有今這個結果,疊建長城還真是勞民傷財了。不過,話又回來,太子殿下也是為了大秦帝國的安全,誰又能未卜先知?
這時,六子上前提醒,十幾位家主已經大廳恭候多時,等著他接見呢。
“回去吧。”
李衛一擺頭,率眾下城,他心裏清楚,那十幾家的家主是邀功來了,他也必須兌現承諾,否則會讓人寒心。
此次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義烏郡城,全是那十幾家世族的功勞,尤其是劉何黃幾家的家主表現得更讓他滿意,據隨隊發動夜襲的特種夜不收稟報,十幾家的世族聯軍殺入義烏郡城後,以王龐鄭幾家世族為首的私兵乘亂衝進太守府和郡府倉庫,想要搶劫,但被劉何黃等幾家的家主派人堵住,嚴令他們放下手裏的東西,雙方差點發生火拚,幸好聽到卓風行正率大軍入城的消息,王龐鄭幾家的私兵才心有不甘的放下搶奪到的財物,灰溜溜的離去。
劉何黃幾家的家主命手下私兵把太守府和郡府倉庫封存起來,並派大量的私兵把守,沒有他們的命令,任何人不許靠近,等卓風行率大軍到達後再移交給官兵。
義烏郡城的府庫存銀不多,僅一百五十多萬兩銀子,但卻屯積的武器裝備和糧食卻很多,從太守府裏抄出來的金銀珠寶折現銀幾近一千萬兩,太守楊守業貪婪,搜刮的財物全都存放在家裏,到頭來便宜了李衛。
如果沒有劉何黃幾家家主的果斷,這一大筆財富恐怕要被哄搶一空,想到王龐鄭幾家家主的為人,李衛的眼睛裏閃過一抹森冷殺機。
楊守業的太守府成了李衛的臨時行宮,他在府裏設宴招待十幾家世族的家主們,巫悠田策溫子山等心腹坐陪。
客套了一大通之後,大夥兒這才興高彩烈的入座。
李衛觀察了一下,發現劉何黃幾家的家主都坐在右邊,王龐鄭幾家則坐在左邊,表麵上,雙方都滿臉笑容,顯得很和諧的樣子,但言語裏卻帶著玄機,甚至是火藥味兒。
在聯絡這些世族之前,李衛早命潛伏的密諜盡可能的收集他們的相關資料,其實,劉何黃幾家和王龐鄭幾家都各有私怨,但楊守業的盤剝無度讓他們忍無可忍,為了家族利益,不得不暫時放下之前的恩恩怨怨,臨時結盟幹掉楊守業。
白了,就算李衛沒想拿下義烏郡城,這幫家夥也會想方設法把楊守業幹掉,謀奪義烏郡城的行動隻不過是一個契機,這幫家夥正好順水推舟,賣了個便宜而已。
當然了,李衛會兌現承諾,一是為了收買人心,二來是這些世族在當地的影響力很大,要治理好當地,少不了這些世族的幫助,用當地人治理當地,能夠最快速度的安撫當地的百姓。再一個,這些世族的子弟子裏還是有一些人才的,李衛缺的就是各種各樣的人才,尤其是治世方麵的人才。
唯才是舉令至今依然有效,不論出身貴賤,隻看品行才華,也正因為唯才是舉令的頌布與常年實行,下有許多科考不中的讀書人湧入大秦帝國,雖然許多讀書人讀的是死書,是庸才,但裏邊也不泛懷才不遇的能人,這些能人填補和充實了大秦帝國的基層官員,讓快速堀起,吞並衛唐兩帝國大片國土的大秦官體依然高效運轉,可以是唯才是舉令的功勞。
對於那些世族手裏掌握的勢力,李衛一直都是心存不安與警惕,遠的不,就眼前這事,十幾家世族聯合起來,就能湊出二萬五千人的私兵,如果是那種百年老字號,勢力更加強大的世族,單獨一家就能湊出五六千人的私兵,這可是一股足以威脅到地方,甚至是國家的地方武裝勢力,不解決掉或削弱,任何一個當權者都忌憚頭痛。
這些世族豪強手裏掌握有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大量的人口是他們賺取財富的主要來源,發給武器就變成私人武裝力量,而百姓的田地卻少得可憐,大多數隻有那麼二三畝地,就算免收稅賦也無法養活一家五六口人,李衛要在占領地實施新政,讓老百姓豐衣足食,就必須想方設法開墾更多的荒地,或者,從那些世族的手裏弄出一部份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