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一派輕鬆氣氛,城外卻完全相反,多不都大汗的臉色鐵青得嚇人,站在後邊的一眾大部族首領全都心翼翼的屏住呼吸,生怕被當那隻出頭的鳥兒。
也不怪多不都大汗如此臉色,大軍狂攻信陽郡城十數,所有重型攻城器械都投入使用,所有攻城策略也用盡了,付出了不的傷亡代價,城池依然紋絲不動,固若金湯。
一萬偽軍除了二千多傷員外,其餘的全成了真正的炮灰,除此之外,部族戰士亦傷亡一萬五千餘人,其中三千人可是各大部族裏數一數二的勇士,有哲別雄鷹大草原上的飛鷹第一勇士等等傲人稱號的真正勇士,這些勇士作為先登的敢死銳士,都倒在了進攻的路上和戰死在城頭之上,損失之巨,別那些大部族首領了,就連還沒有動用自已部族勇士的多不都大汗都覺肉痛。
這固然是借秦人之手達到了削弱各部族實力的目的,但何償不是在變相的削弱自已的實力?要入主中原,沒有這些大部族的全力支持,根本就是癡心妄想。
入主中原的希望已經完成了一大半,隻剩下這座信陽郡城了,多不都大汗可不想就此前功盡棄,明知傷亡不,但無論如何都必須拿下麵前的信陽郡城,再次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這一次,他不僅動用一直在養精蓄銳,沒有出戰的本族戰士,更命自已的族弟臣剛鐸羅親自統軍出擊,隻希望兩人能夠打開局麵,或者是創造奇跡。
臣剛和鐸羅各率三千部族戰士出擊,兩人在族裏都是排名前五的勇士,衝鋒陷陣的猛將,這種時候派他們領軍出擊的確很合適,多不都不愧一統大草原的大可汗。
此時,城頭上的守軍正在有條不紊的換防,明珠把各營分成多千人隊,輪流守城,以便讓士兵得到足夠的休息,保證充沛的體力投入戰鬥。
當然了,換防時,上一隊的隊官要把一些必要的情況交待給接防的隊官,提醒他們要注意什麼情況等問題,以便接防的隊官能夠準確的掌握各種情況,及時作出針對性的部署。
城下,隆隆的戰鼓聲中,金軍再一次發起進攻,在盾牌兵的掩護下,弓箭手拚命的向城頭仰射,以壓製守軍的弓箭手,掩護進攻中的戰士。
金軍接連勝利,繳獲了晉軍大量的武器裝備,加之逼迫被俘的鐵匠日夜打造武器裝備,更換新裝備後的金軍,戰力明顯提升,這些弓箭手手中的長弓就是晉軍的製式弓箭,射程可比他們之前所用的騎弓要遠二三十步。
雙方的弓箭手在對射,半空中盡是交錯縱橫的箭矢,密密麻麻的,一度把太陽光都遮蔽住。
一架架長長的雲梯搭靠到城牆上,一個個部族戰士一手緊握武器,一手攀梯,嚎吼著向上攀爬。
城頭上的守兵向下扔砸擂石滾木,淋灑熱油,或用長杆推倒雲梯,用刀砍,用槍刺,用箭射,有的甚至抓起金兵遺棄在城頭上的屍體當擂石往下砸,總之,但凡能夠攻擊的東東都可作為守城的武器。
臣剛一手持盾,一手握著短柄大斧,呼吼著指揮麾下戰士拚命的向城頭攀爬,他那身黑色的製式戰甲引起了兩組狙擊手的注意。
李衛山寨後世的狙擊手,也把軍中的神箭手專門召集起來,成立了冷兵器時代的狙擊手兵種,弓箭沒法和配備了高倍瞄準器的狙擊槍,所以,李衛的狙擊手們基本是二三人為一組,同時對目標射箭,務求一擊必殺,軍官自然成為狙擊手們首要狙殺的目標。
十幾的攻防戰,金軍可是損失了不少基層軍官,甚至還有二十幾個衝鋒在前的中高級軍官,隻不過沒人發現秦軍的狙擊手是一個要命的存在而已。
塞外部族生都是戰士,人人擅長騎射,要比神射手的數量,沒有哪個帝國比得上,隻不過,多不都大汗再是英明神武,也不可能想到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