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希望很大(1 / 2)

田猶是內閣首輔田策的兒子,二代裏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年青一輩學習的楷模,黃州作為大秦的邊關要塞之一,自然得有象田猶這般讓人放心的大將坐鎮。

田猶原受父親影響,走的也是謀士型的道路,後在執行一些特殊任務與眾多的經曆中讓他改變了想法,想作一名統掌大軍,征戰沙場,建立不朽功勳的不世名將。他算是半路出家,但憑著過人的賦與實戰的磨練,奠定了他在軍中的地位,被李衛看重,授以鎮守黃州的重責。

他象所有的武將一樣,渴望征戰,希望立功,加官晉爵,黃州是新占領的郡城,屬大秦邊關之一,地理位置也極為重要,他一赴任,就著手做了各種部置,把黃州的城防加固到了極的地步,坐等多不都派大軍來攻城,不過,他忙活了半月,一個金兵都沒看到,沒過多久就入冬,戰事也就此結束,讓他和部下要多鬱悶就有多鬱悶。

日子一過去,但田猶不敢有絲毫大意,除了加強警戒,夜不收仍舊是大量灑出,隆福多的使團還沒進入黃州的地界,他已經收到情報,一邊飛鴿稟報長安,一邊做好迎接使團的準備工作。

福隆多率使團浩浩蕩蕩前往黃州,他寧願走遠路,也不願意走信陽道,信陽省郡的守將是明珠,她可是大金的死敵,福隆多不想冒險。

一路浩浩蕩蕩行進,途經義陽所轄的一些縣鎮村落,房屋破敗,雜草叢生,滿目蒼荑,別是人,鬼影都不見一隻。

福隆多觸景生情,不免感概唏噓,如果能把義陽省郡的數十萬百姓盡數遷出關外,大金的實力又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可惜,如此好事,硬是讓明珠給破壞掉了,還把義陽省郡的數十萬晉帝國百姓全都遷往信陽黃州等地,義陽省郡也成了荒無人煙的鬼域。

當然了,也不是真的沒有一個活人,也有極少數不願意放棄祖輩留下來的田地,死都不肯離開的老頑固留下來,這些沒過多久就後悔死了,有不少為躲避徭役等原因的青壯跑到這裏躲藏,更有不少犯事的亡命徒強盜遊兵散勇等也都竄進去了這片無主的區域,劃地為王,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勢力,總之,這裏成了黑暗的樂土,奉行的是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

這些黑暗勢力大大有數十股,相互火拚撕殺,弱肉強食,勢單力薄的社團勢要麼臣服,要麼被滅掉,根本沒有任何僥幸的可能,經過多次火拚,最終隻剩下三股實力強橫的勢力,一股是以打家劫舍的強盜常五為首的青龍幫,一股是晉人藍楓為首的藍衣社,另一股是以原晉鷹揚郎將龐羽為首的遊兵散勇,呈三足鼎力之勢。

三股勢力實力相差不大,皆有上千之眾,他們也知道福隆多率使團經過,不是沒有動過心,但最終懾於金軍鐵騎的強悍,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肥肉從家門口經過。

福隆多的使團一進入黃州省郡地界,即有一千秦軍輕騎奉田猶之命前來護送,大陸局勢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今還打得你死我活的,明可能互有使團出使,這種事見多了也就習慣成自然,因此,田猶在沒有得到大王的指示之前,還是按常規的禮節接待福降隆多的使團。

使團經江淮省郡抵達怒江邊,乘水師戰船渡江,有龍骨的戰船可是平穩多了,但除福隆多等少數幾人外,整個使團的人都吐得唏哩嘩啦的,兩眼翻白,全身軟綿綿的沒有一絲力氣。這些部族勇士長年騎乘戰馬馳騁,一坐上船,感覺腳底下輕飄飄的無從著力,暈船難免。

上岸後,使團不得不在附近的縣城休息兩才重新整隊起程,半月之後抵達秦帝都長安城。

當文武百官看到一百個金光閃閃的金鍋時,全都瞪大了眼睛,難道那個傳聞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