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後遺症(1 / 2)

1648年成立的保護傘公司,最開始隻是一家雇傭兵公司。1650年該公司收到大明政府訂單,派遣九百名武裝雇傭兵乘坐運輸船登陸大沽口,數日後偷襲了毫無防備的山海關,堵死了滿清從遼西走廊逃竄的生命通道。要知道當時山海關駐防的清軍足足有六千餘人,是以保護傘一戰成名。

打那兒以後,這家公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幾乎世界上每一場規模較大的戰爭,總能看到保護傘雇傭兵的身影。時間進入十八世紀,保護傘公司開始涉足武器製造;十九世紀初,保護傘公司放棄了常規武器研發,將重點放在了特種武器的研究製造上。數年後保護傘成功研製出神經毒氣,並在埃塞俄比亞的一次武裝衝突中使用了神經毒氣彈。空投的神經毒氣彈直接造成了七百名武裝分子以及超過三千名無辜民眾的死亡。這不但讓保護傘背負上了臭名昭著的名號,還促使受到指責的大明政府聯合世界主要國家簽署了《北京公約》,限製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使用。

自此,臭名昭著的保護傘公司開始收斂。公司進一步壓縮了雇傭兵的規模,使之看起來更像是公司的保安部。世界大戰之後,保護傘公司又將目光鎖定在了新興的生物製藥之上。恐怕沒多少人知道世界醫藥巨頭康輝公司的大部分新成果,都是與保護傘公司聯合研發的結果。而更加不被人所知的是,保護傘公司與大明政府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

從用於清除特定人群的基因病毒到企圖將人類變成超人的基因工程……RTA正是保護傘公司基因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其主旨意在通過改變線粒體來進一步激發人類的潛力,從體能、力量、速度一直到神經反應與大腦判斷能力。

雖然沒有明確證據,但世界各國早已懷疑RTA計劃是大明海外情報中心與保護傘公司進行合作研發的。不論怎麼看,哪怕明帝國富裕至斯,將RTA應用於批量生產超級士兵這種事也實在太過奢侈了。也唯有將其應用於精銳特工才是RTA最終的目的。

大明帝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從她建立的那天起一直到今天,已經足足過去了五百多年。十七世紀中葉的那場‘通古斯瘟疫’(注一)過後,這個極度衰弱的帝國在科技與人文上猛然出現井噴式發展。無數的哲學思想以及科研理論層出不窮,科技創新成果更是讓人目不暇接。

現今大部分的曆史學家雖然至今搞不清楚垂死的大明為什麼會突然迸發出如此的活力,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絕不能否認正是這一現象直接影響了人類文明進程。以至於少部分的歐洲曆史學者認為,歐洲的文藝複興起源於大明的文化、科技大井噴。傳教士不遠萬裏從大明將先進的思想、理論、科技帶回了歐洲,直接讓開闊了眼界的歐洲擺脫了來自教廷的掣肘,漸漸迎來歐洲文藝複興與航海地理大發現時代。

從十七世紀中期開始,大明帝國就是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但追求風尚的普通民眾將目光鎖定在大明帝國身上,數不清的各國特工同樣盤踞在大明帝國本土。他們搜集著一切有利於本國的情報、科技,試圖掌握大明帝國最新的軍事與科技動向。

隸屬於CIA的米雄就是這樣一個特工。他的掩護身份是一名合法進出口公司的商人,實際上則是CIA駐大連情報站的一名高級特工。1868年,CIA風聞RTA計劃,派出大批特工試圖潛入保護傘公司竊取機密。遺憾的是這一舉動好似肉包子打狗,不但沒有得到切實的情報,還讓那些優秀的特工喪身虎口。

1879年,CIA在美國本土抓捕了一名疑似大明帝國海外情報中心特工。將其關進秘密審訊室的時候,從其身上搜到了一小盒用途不明的藥劑。當時恰巧返回美國本土的米雄全程參與了這一行動,然後躲在審訊室玻璃後麵的他見到了讓他一生難忘的一幕。

那名特工的嘴很硬,受過嚴格的反刑訊訓練,嚴刑拷打之下隻是反複的背誦著自己的簡曆。聲稱自己隻是一名到美國旅遊的普通明國人,要求與大明帝國領事館取得聯係。審訊進行到八小時之後,那名特工開始變得焦躁起來。言語開始混亂,反複要求給他隨身攜帶的用於治療心髒病的藥劑。

負責審訊的CIA特工沒有理會這一要求,然後二十四小時後那名大明特工變成了白癡。是的,白癡!米雄親眼見到前一天還很正常的人,二十四小時之後突然變得麵目呆滯,口水拖得老長。CIA請來的腦部神經係統專家以及心理學專家反複檢測之後,確認那名特工大腦皮層的確遭到了不可逆的損傷。

這一結果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CIA當即對此特工隨身攜帶的藥劑進行了分析,並對此人的身體進行了詳細的屍檢測。藥劑檢查的結果最先出來,分析表明該藥劑是一種極其複雜的化合物,具體功效不明;而通過DNA檢測,CIA發現此人線粒體內膜呼吸鏈酶與正常人迥異。由此CIA有理由認為大明帝國的RTA計劃進入了實用性階段。但在大幅度提高特工能力的同時,也具有極其可怕的副作用。那名特工隨身攜帶的藥劑,便是用於抑製此類副作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