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薩那·哈立德……收貨人是……穆薩那·哈立德……”情報員的聲音好似呢喃夢囈,沒人聽得見他說的是什麼。
廖正俯下身子將耳朵湊過去,幾秒鍾後他終於聽懂了情報員的意思。
“他說收貨人是穆薩那·哈立德。”廖正的表情有些沉重。
“穆薩那·哈立德是誰?”有人問道。
“伊拉克南方集團軍的司令官,一級上將……一名激進的民族主義分子。他厭惡一切亞洲人與歐洲人,恐怖大亨達烏德·卡迪爾曾經是他的座上賓。”廖正說完,雙手把住情報員的肩膀,大聲問:“貨物到底是什麼東西?”
然而情報員卻再也沒說什麼,失血過多的他已經陷入了休克狀態。廖正歎了口氣,比劃了個手勢:“快把他送走,呼叫基地,讓他們派出醫生。”
霸王沉默的點了點頭,與另一名特遣隊員架起昏迷中的情報員,快步原路返回。
事情變得棘手了,楊崢雖然不知道穆薩那·哈立德是何方神聖,但他從一些人沉重的神情上可以感覺到這一點。事實上他的感覺很正確。
哈立德與卡迪爾在大明眼裏完全不同,前者雖然在大明本土製造了一場傷亡幾千人的血案,但在大明眼裏他依舊是一隻惡心人,卻沒什麼攻擊力的蒼蠅。大明不需要發動一場戰爭,隻需要派出精銳的小隊,在可靠情報支持下早晚都會將其繩之於法;而哈立德,作為伊拉克的一級上將以及南方集團軍的最高長官,他手底下控製著二十幾萬的正規軍。不但如此,他還掌控著兩伊邊境為數眾多的導彈基地,比起卡迪爾,哈立德才是一隻露出獠牙的狼。
早在幾年前大明就將哈立德當做了終點關注對象,搜集他在公開場合的一切言論。伊拉克現在的總統是保守派領袖,雖然依舊敵視大明但好歹還會坐在談判桌上,大明很擔心一旦以哈立德為代表的激進派上台會讓整個中東的局勢陷入緊張之中。
因為哈立德不但是一個激進的民族主義者,更是一個大國沙文主義的堅定信徒。他一直主張建立包括伊朗、沙特、埃及在內的泛阿拉伯帝國。隻可惜波斯人不這麼想,甚至就是科威特人也不這麼想。於是在十年之前兩伊戰爭爆發了,這場戰爭綿延了足足五年,結果除了給雙方各自造成了幾十萬人傷亡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收獲了。當然,相信全世界的軍火商都樂壞了,他們巴不得兩伊戰爭繼續打下去,打上一百年才好。
也正是通過這場戰爭,原本隻是個小人物的哈立德才因為軍功逐漸出現在全世界的視野中。現在,十年過去了,哈立德並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改變他的政治抱負。正相反,他的主張越來越激進,甚至已經到了讓大明帝國為之警惕的地步。
收貨人是哈立德,這讓事情變得棘手了。讓人不由得懷疑貨物究竟是伊拉克官方購買的,還是哈立德本人的私貨。如果是前者,那伊拉克勢必會變成一個危險的國家;如果是後者,伊拉克很可能將會變成一個危險的國家……不論是哪一種,結果都很糟。
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而且這些問題也不需要特遣隊去思考。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的心,這毫無意義。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將這條訊息反饋給印度洋司令部,然後會有大人物們去思考這個問題。
“夥計們,這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廖正為自己的衝鋒槍重新上彈,對著所有人說:“讓我們繼續前進,將剩下的雜碎全部清除幹淨。”
十名特遣隊員繼續前進,他們的行動比先前更加小心了。每個人甚至都扣上了防毒麵具……這是必要的防護措施,天知道貨物到底是什麼,鬼曉得殘存的武裝分子最後會不會來個魚死網破。
他們安全的下到第三層,再次通過一條匝道,打頭的楊崢剛剛從匝道的出頭探出頭,密集的彈雨就朝著他襲來。
紛亂的子彈將牆壁打得叮當亂響,火花四濺。
“幹!右邊有兩個,下麵有三個。”楊崢咒罵了一嘴,向所有人通報了敵情。
“閃光彈準備!”廖正下達了作戰計劃。
獵鷹抽出一枚閃光彈,拉開保險,朝著門內丟了過去。砰的一聲炸響,靠在鐵門邊緣的楊崢可以清晰的看到閃光彈在爆炸時所迸發出的強烈閃光,那光亮將對麵的牆壁照得亮如白晝。下一刻,光線暗淡下去,楊崢第一時間衝了出去。
保持站立姿勢,兩個短點射,將右邊兩個武裝分子擊斃,楊崢隨即從上麵跳下來,落在了下方的集裝箱上。集裝箱後麵藏匿著的三名武裝分子還處於眩暈狀態,完全沒有反應過來。楊崢在集裝箱邊緣探出身子,衝著下方扣動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