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九月份,東歐發生的劇變不但沒有間歇,反倒愈演愈烈,已經波及到了整個柏林-莫斯科體係。曾經有如龐然大物的俄德體係眼看著就要分崩離析,麵對這種局麵沒有人做好準備。不論是德國、俄國,抑或者是大明、美國。
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冷戰格局的形成,大明帝國一直致力於對俄德體係的********滲透。通過文化與********的輸出讓一部分人更加向往大明生活,繼而厭惡俄德體製下的一切。然而三十多年的努力,隻是庇護了一些向往自由的叛國者,並且扶持這些廢物組建了一些或政治性或軍事性的團體。
這些團體有時候會跳出來故意惡心俄國人、德國人,有時候會潛回去搞一些破壞。但這種舉動除了製造一些惡心人的新聞之外就再也沒有別的用處了。大明帝國從沒有想到過沒有在軍事上取得勝利的情況下,就通過********的輸出將對峙了三十多年的老對手打垮……這絕對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恐怕那些********輸出計劃的製定者也沒有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羅馬尼亞之後是保加利亞,跟著是捷克、塞爾維亞、阿爾巴尼亞,再接著波蘭、烏克蘭、奧地利、立陶宛……甚至就連德國與俄國本土都出現了政權不穩的跡象。
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東歐,親眼看著三十幾年前建立起來的鐵幕一點點的倒塌。雖然已經預料到了鐵幕遲早會倒塌,但大明依舊沒有做好準備。張孝達內閣召開一次次的會議,與各國首腦不停的會晤,智囊團每天至少會將十幾公斤重的分析結果與應對建議拜訪在內閣高官們的案頭。
但大明依舊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靠著********大明組建了北京公約組織。現在,********的對立即將結束,北京公約組織何去何從?如果按照從前的********眼光,那些新生的東歐國家理論上講應該是大明的朋友,最起碼不是敵人,大明對這些東歐國家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態度?俄明之間有著漫長的邊界線,現在,俄國人政局不穩,軍心渙散,絕對是發起軍事行動的最好時機。一旦大明帶領北約采取軍事行動,那就會成為壓垮俄國佬的最後一根稻草。可有人卻認為即便大明什麼都不做,俄國佬自己也會垮掉。
紛紛擾擾的問題困擾著內閣首輔張孝達,同樣困擾著世界各國首腦。在這種時候,不管大明願意與否,都必然將進軍伊拉克的腳步放緩。等一等,看一看,為整個帝國謀求更大的利益。
也是因此,剛剛執行過一次任務的117特勤隊在卡拉奇整整修整了兩個月,始終沒有得到新的任務。除了每天的訓練,特遣隊員們每天悠哉悠哉在卡拉奇的酒館裏晃蕩著,或者躺在陽光明媚的沙灘上,沒人會反對悠閑假期,但過於悠閑有時候會讓人感覺到空虛。
就比如現在。
“我感覺自己都快長毛了!”南哲躺在沙灘上抱怨著。僅通過字麵去理解,他的抱怨毫無根據。卡拉奇最近的天氣不錯,除了四天前的那場暴雨,之後的連續四天一直都是晴空萬裏。而北緯二十四度卡拉奇極度靠近北回歸線,差不多快屬於熱帶了。在這種地方曬太陽,怎麼也不可能長毛。
但這隻是字麵含義,沙灘上的所有人都明白南哲是什麼意思。兩個月前,特遣隊員們隨時準備著再次出擊,追著那條線索給予達烏德·卡迪爾以及自由半島一個沉重的打擊……起碼最初的幾天是這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印度洋司令部千篇一律的推辭,所有人的鬥誌都被消磨一空。
然後他們在卡拉奇縱情聲色了兩個月,現在就連南哲這種家夥都感覺到不耐煩了。
“我不知道內閣究竟在考慮什麼,俄國人現在不值得我們關注,我們不需要做什麼俄國人就會自己垮掉。現在的首要目標是達烏德·卡迪爾,不抓到這個劊子手怎麼向受難的民眾家屬交待?”抱怨聲中,充斥了南哲對於俄國佬的冷嘲熱諷。那正是他的本意。
雪狼突擊隊在全世界執行特種任務,有的時候是扶持岌岌可危的某國政府,有時候則反過來。他們的對手有英國佬、美國佬、德國佬,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俄國佬。俄德聯盟建立的基礎在於俄國與德國在聯盟中的主導以及平等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演變成了以俄國為主導。
比起俄國,德國人就在歐洲大陸的中心,他們與法國佬有著漫長的邊境線,海岸線隨時有可能出現遊弋著的英國佬艦隊。以至於德國人幾乎將全部的精力都花在了抵禦英法兩國來自方方麵麵的入侵,沒有精力去擴張自己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