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陷入僵持的戰爭(1 / 2)

“鋼鐵戰衣?”林克翻著眼睛思索了一下,說:“這名字不怎麼樣,聽起來一點也不炫。有什麼特殊含義麼?”

“沒有。”楊崢搖頭否定,慢慢走向那具簡陋的鋼鐵戰衣。他說謊了,事實上眼前的東西勾起了他對另一個時空的回憶。在那個時空裏,一個名叫托尼·斯塔克的花花公子披著比眼前的東西看起來更炫的鋼鐵戰衣滿世界的充英雄。

摸著那泛著金屬光澤的機體,楊崢甚至開始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托尼·斯塔克……當然,隻是想想罷了。他與漫畫人物最大的區別就是身後沒有一家高科技軍火公司。

“這東西花了你多少錢?”

“造價麼?”林克有些牙疼的說:“如果刨去研發各種專利技術、再刨去實驗中浪費的材料,它的造價大概在四千萬人民幣。”

“什麼?四千萬?”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楊崢對這個時空裏的物價有著深刻的認識,大明人民幣很堅挺,購買力大概比原時空高了五倍左右。換算過來,也就是說放在原時空裏這東西造價起碼得奔兩億了。於是楊崢覺著自己跟托尼·斯塔克的區別更大了……他可不是億萬富豪。

分散投資的六百多萬,幾個月過去了總計給他創造了四十幾萬的收益。這點錢連眼前這個醜陋機器的一隻腳都買不起。

惋惜的歎了口氣,楊崢轉過身說:“好吧,看樣子我是當不成托尼·斯塔克了……那麼,你打算讓我怎麼做?”

“托尼·斯塔克是誰?”想了想,發現記憶中沒這個名字的林克隨即放棄了詢問,回答說:“很簡單,協助我完成對三代的測試。”

說著,他仰頭喊了起來:“先生們,我們終於有合格的測試員了。”

話音落下沒過兩分鍾,一大票穿著白大褂掛著胸卡胡子拉碴的家夥湧了出來,將楊崢團團圍住。一名掛著運動學專家胸牌的家夥逼著楊崢脫了衣服,隻剩下可憐的一條短褲,然後將貼片式傳導器貼在楊崢身上。

按照那家夥的說法,這些傳導裝置會紀錄楊崢的行為模式,然後寫入到三代的芯片中。這樣,當紀錄了足夠的數據後,三代就會熟悉楊崢的行動模式,理想狀態中楊崢剛要做什麼,三代已經做出了動作,楊崢本人甚至都感覺不到自己穿著沉重的三代動力裝甲。

“動力裝甲是未來戰場的趨勢,它會讓士兵擁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力量,更廣闊的視野,更即時的通信手段,以及更堅固的防禦。未來的戰場上,當一小隊動力裝甲士兵遭遇一小隊坦克的時候,被擊敗的隻能是坦克。”

“而這隻是動力裝甲的第一階段。”林克說:“動力裝甲的實用化,會為智能戰爭機器人提供詳實的數據。適當的時候,機器人會徹底取代人類士兵。零損傷的戰爭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林克所說的未來戰爭狀態,一直以來都是明軍的建軍思想。而事實證明,大明的軍隊建設一直都走在正確的路上。隨著計算機的出現,輔助的動力外骨骼已經變成了現實。技術一直在進步,唯一製約其普及的隻有高昂的造價。

按照動力外骨骼的設計初衷,其電池的續航能力可以保證一名士兵持續作戰二十四小時。現在所采用的電池隻能提供大概五小時的續航。超導電池雖然能做到這一點,但不論是安全性還是高昂的造價,國會都絕不會通過普及動力外骨骼的提案。

按照大明的國防白皮書,預計1915年會大規模普及動力外骨骼。而作為動力外骨骼下一代產品的動力鎧甲,則現在就已經進入了實驗狀態。

林克畢竟隻是一個科學瘋子,不是真正的未來戰爭專家,所以他對未來戰爭的描述並不透徹。雷神公司的兩名科研人員你一言我一嘴的完善了未來戰爭的模式。

在未來,納米技術會大規模的采用。天空中飛舞著蒼蠅大小的偵察機,地麵上會有密密麻麻的納米機器螞蟻,還有蚊子大小的導彈,它會順著建築縫隙鑽進去,堆積到一定量之後完成一次猛烈的爆炸。

戰爭將會從現在的立體信息模式,進化成智能微觀模式。到了那個時候,人對戰爭的影響會變得微乎其微。決定戰爭勝負的永遠都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拚戰爭潛力,拚科研製造能力。

楊崢渾身上下貼著無線傳導裝置,一邊幻想著未來戰爭的模樣,一邊在跑步機上不停的變速奔跑。身上的傳導裝置精確的紀錄著他身體的數據,將之反饋給實驗室服務器,重新編譯之後寫入三代動力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