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四方彙聚首都風雲(三)(1 / 3)

俄羅斯,秋明州蘇爾古特。

老式的伏特加汽車慢悠悠的行駛在蘇爾古特向北的馬路上。以大明帝國公民的眼光來看,這輛車實在太糟糕了。車齡趕得上駕駛員的年齡,減震係統等於沒有,發動機的噪音讓車廂內麵對麵的說話都成了奢談,而且隻有暖風沒有空調。也許最後一條是唯一的好消息,起碼在中西伯利亞酷寒的天氣下車廂裏的人不會凍僵。

老兔子張明澄靠坐在後座,身體隨著車廂來回搖晃,目光透過厚厚的鏡片注視著手中的報紙。確切的說,那是一些老報紙。俄羅斯的經濟已經徹底崩潰,蘇爾古特這座石油城遭到了致命打擊,盧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街上的食品商店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每個人都懷揣著大捆的盧布。整個城市破敗蕭條,這裏不但食物匱乏,輕工業品也極其匱乏。就像其他的俄羅斯城市一樣,你甚至隻需要一雙廉價的皮靴就會收獲一個俄羅斯漂亮姑娘的芳心。

蘇爾古特這座人口十五萬的小城,本地有九十二家圖書館。張明澄找到了其中一家,塞給圖書管理員一瓶沃特加,就順理成章的拿到了這些積年的老舊報紙。

張明澄在圖書館裏待了整整一天,從故紙堆裏遴選出了一些他感興趣的報紙。麵前這份一八八二年十月三十日報紙的第三版刊載了一個有趣的消息:當地一名17歲的孤兒為逃離孤兒院,先是打劫了一家副食品商店,跟著穿著單薄的衣服溜進了機場,趴在安-22飛機的起落架上,經過五十分鍾飛行安然無恙的降落在了另一個城市。

張明澄撇了撇嘴,這絕不是普通人能辦到的。飛行途中,起落架周遭的氣溫在零下三十度左右,加上迎麵的狂暴氣流隻會讓人感覺更冷。別說一個17歲少年了,就算換成強壯的成年人恐怕也做不到這一點。毫無疑問,這個少年訓練有素。

於是張明澄目光往下移動,找到了他想要的信息:國立第十一孤兒院。這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狸貓計劃的發源地!

收起報紙,張明澄開始閉目養神。汽車依舊顛簸,穿過蘇爾古特城區,穿過鄂畢河上的大橋,出了城市,又在更加顛簸的土路上開了半個小時,終於停了下來。

汽車停下的瞬間,張明澄睜開了眼睛。他先是從右側看到了茂密的白樺林,然後才在左側看到了距離在五十米外的孤兒院。張明澄掏出錢包,遞過去一張麵值二十的人民幣鈔票,用嫻熟的俄語說:“等我半小時,回程我付給你另外三十。”

“還是人民幣?”司機有些興奮度的問。

“還是人民幣。”

“好吧,我就等在這。但你最好不要超過半個鍾頭。”司機羅裏吧嗦的說:“我還是不明白你為什麼要來這兒,很明顯,這裏已經廢棄很久了。”

“人不能忘本。”張明澄意味深長的說。這讓司機以為張明澄曾經也是這裏的孤兒,但讓他想不通的是第十一孤兒院裏怎麼會有蒙古血統的孤兒。

張明澄卷起報紙丟在座椅上,拉開車門走了下去。他的麵目與在烏克蘭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顴骨明顯墊高了,還用化妝品塗抹了一些凍紅,加上純粹的口音,這讓他看起來像是一名擁有蒙古血統的俄羅斯人。蒙古族裔是俄羅斯人的主要民族之一。如果再往南幾百裏,那張明澄就用不到墊高顴骨了,走在大街上人們隻會當他是一個後金人。

下了車,張明澄立刻就感受到了嚴寒。空氣幹燥而寒冷,用力深吸一口氣都會讓氣管與肺部疼痛。在特區還處於深秋的時候,這裏早已冰天雪地。

戴上獺兔皮帽子,緊了緊身上的呢子大衣,張明澄邁步朝著廢棄的第十一孤兒院走去。皮靴踩在積雪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覆蓋著白雪的建築物在張明澄的眼中放大,逐漸清晰起來。這是一座典型的俄羅斯建築,左右對稱,中央穹頂,穹頂的上方還有一根尖塔。建築整體都是磚紅色,窗子的玻璃保存還算完好,張明澄可以看到玻璃後麵的鐵柵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