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 遠東列車上(1 / 3)

列車呼嘯著穿過冰原,兩側卷起濃重的雪霧。窗外冰天雪地,窗內稍稍溫暖一些,但依舊能感覺到寒冷。

裕子緊了緊大衣,就如同張明澄說的那樣,僅僅是半天之後,她就對窗外的世界失去了興趣。實在沒什麼可看的,除了冰原、雪域、覆蓋著皚皚白雪的森林之外,就沒什麼別的了。從窗戶縫隙透進來的刺骨寒風稍稍帶進來一些清新的空氣,這讓人保持著理智,卻又因無所事事而無聊。

張明澄就坐在裕子對麵的軟臥下鋪上,仔細翻閱著一份報紙,餐桌上則放著更多的報紙。從年初開始這個鐵幕下的國家就動蕩不安,所有人都知道俄國要完蛋,但絕沒有想過俄國會以這種方式完蛋。古裏亞這個地地道道的蠢貨親手葬送了俄聯盟,葬送了一千五百萬俄社黨員,葬送了十幾個加盟國。他以自己獨有的愚蠢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相信後來人對他一定沒什麼好話。

大明最強大的一個對手垮了,雖然德國人還在勉力支撐著,但有著俄國的前車之鑒,相信德國人也堅持不了多久。大明從此可以抽調邊境線上的明軍,將其投放在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將自己的觸手遠遠的伸出去。這意味著上升期的大明已經重新進入了擴張時代。

軍隊是政治的延伸,也是政策得以貫徹的保障。加大海外軍隊的投放量,意味著更廣闊的市場;市場的擴大會讓整個國家的經濟提速;經濟增長又會讓整個社會繁榮起來。

對於大明來說,這是確立世界霸權的最好時代。同時也是最糟的時候,史書上充分的展現了四個字:盛極必衰!強盛如漢唐,到最後也免不了改朝換代。隻要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都會明白這一點。相信從今往後大明的政治環境會愈發的謹慎,既然不能避免衰落,那就隻能將這一過程盡可能的延緩。

放下報紙,張明澄不再去想俄國的事情。他現在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就是怎麼讓自己的死對頭身敗名裂!孤兒院院長的錄音,加上從KGB竊取到的原始文件,足以將所有的矛頭都指向那個仇人。他要讓那個家夥下殘生都在監獄中度過。

“先生,到午餐時間了,要去餐車用餐麼?”裕子突然說。

張明澄看了看時間,已經下午三點了……當然,實際上當地時間才十二點。遠東列車的俄國乘務員每次跨越時區的時候都會通過廣播提醒乘客調整時間。一次兩次也就罷了,次數一多張明澄實在懶得弄,莫不如等下了車再調整。

“但願除了土豆之外還能有點別的。”

抱怨了一嘴,張明澄起身拉開包廂走了出去,披著大衣的裕子緊隨其後。

這一時期的俄國副食品供應問題很嚴重,再加上各地此起彼伏的罷工,食品運輸受到嚴重影響,讓食物緊缺這一問題更是雪上加霜。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列車在經過葉卡捷琳娜堡的時候得到了補給,於是餐車的供應也豐盛了起來。

大列巴、紅菜湯、土豆泥還有煎鱈魚。雖然味道不敢恭維,但對於隻想填飽肚子的張明澄與裕子來說也足夠了。張明澄一邊食不知味的吃著,一邊思索著下一步的計劃。

列車換換減速,列車員播報說馬上進入秋明站。五分鍾之後,列車駛入站台。張明澄百無聊賴的朝著窗外看去,打量著這座西西伯利亞的石油城。他的目光透過結了霜的玻璃看過去,因著列車的速度,極其短暫的在一張臉上飛速掃過。

一秒鍾之後,張明澄臉色驟變,他迅速站起身趴在窗戶上往後看去。但幾秒鍾的時間已經足夠列車滑行出去很遠了,所以他什麼都沒看到。

“怎麼了?”裕子問。

“等在這。”張明澄交代了一句,起身往車廂結合部走去。餐車的車門沒有開放,張明澄又走了一節車廂,才從敞開的車門下了車。

站在站台上,張明澄立刻迫不及待的朝後望去。站台上除了穿著灰藍色製服的俄國列車員,就隻有幾個提著行李排隊上車的旅人。那張麵孔早已消失不見,就好像從沒出現過的錯覺一樣。

張明澄皺著眉頭站在那裏若有所思,試圖在確認自己的記憶,究竟是不是看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