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四年冬天比上一年還要寒冷,特區的街頭上,行人們脫下呢子大衣,換上了厚實保暖的羽絨服與貂皮大衣。冬至漸近,空氣近似於凝滯,擁堵在街頭的汽車所排出的尾氣,加上集中供暖所排放的煤煙,讓整個特區籠罩在了霧蒙蒙之中。
陰霾的冬日加上呼吸中刺入鼻腔的煤煙,讓所有人都心情壓抑,就好似有什麼不好的大事要發生一樣。這一年的時間裏,從對伊戰爭到達烏德·卡迪爾伏誅,從皇家一號劫案再到科威特灣核爆,一波波的大事驚得所有人都回不過神來。
臨近年底,所有人都在祈禱著倒黴的一八九四年趕緊過去,這一年對於大明帝國以及帝國公民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好年景。尋常的民眾這麼想著,帝國首輔也在這麼想著。然而一件大事到底還是發生了,而爆發的地點就在三環東路的新聞街。
冬至的前一天,特區電視台新聞頻道九點檔節目《今日視角》翻起了舊賬,長達十二五分鍾的節目裏,主播與陪同嘉賓用詳實的調查證據,以及未知的信息來源,回顧了對伊戰爭的導火索——FIC代號為封蓋的行動。
節目裏隻是略微提及了特勤隊截獲中程導彈的過程,將重點放在了導彈的源頭。順著政府公布的調查詳情,主播盯上了印度將軍。特區電視台新聞頻道神通廣大,他們甚至買通了監獄,派出記者接觸並帶回了那個印度將軍的音頻采訪。
音頻之中,記者通過誘導的方式,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帝國某位高官。再然後,通過未知信息源提供的賬戶與資金間的關係,一步步抽繭剝絲,神秘的高官浮出水麵,他就是內閣閣老張明海!
賬戶信息直接指向了張明海曾經的秘書,這絕對與張明海本人脫不開關係。
特區電視台新聞頻道翻舊賬的行為沒掀起什麼波瀾,普通民眾看了《今日視角》的節目,不信者有之,付之一笑,反問著‘內閣閣老會出賣自己的國家?這對他有什麼好處?’;信者有之,搖頭之餘想起了著名記者穆青的紀錄片,認定了對伊戰爭是帝國利益階層謀劃的陰謀。
普通民眾對這種炒冷飯的行為反應平淡,內閣閣老張明海本人視若無睹,照舊每天往返於內閣與首輔官邸,出席一個個重要場合。倒是特區電視台收到了來自內閣與首輔官邸的壓力。派來的政府人員勒令特區電視台停播一切有關此次事件的不實報道,停止一切抹黑政府的行為。隨之而來的,還有新聞出版總署的一份大額罰單。
麵對著威脅與警告,特區電視台異常平靜。敢報道這樁事,他們就做好了被打壓的準備。一手接過罰單,另一手特區電視台雇請的法律顧問已經起草好了抗訴文件。特區電視台富得流油,他們從不怕打官司。不就是打官司麼?地區法院不行那就上最高法院,這一圈走下來怎麼也得幾年。
特區電視台有的是時間、精力與金錢。而這樣的官司對於特區電視台來說好處多多,官司就增加關注度,無形中會將上星沒幾年的特區電視台新聞頻道推向不畏強權、敢說話的先鋒者位置。有著這樣的口碑,特區電視台新聞頻道就可以在日益激烈的收視率大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冬至日,這一天的《今日視角》收視率攀升到了3%。但出人預料的是《今日視角》沒有追著中程導彈事件窮追猛打,轉而翻起了一本更舊的賬——墨西哥灣V88事件。節目開始顯示回顧了整個V88事件,繼而將主要視角放在了衛星密鑰之上。
主播與請來的幾名專家通過互動,向普通民眾闡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密鑰很複雜,沒有內鬼根本不可能拿到手。之後的十幾分鍾裏穿插了未知信息源提供的線索,羅列了幾名已知的泄密者。然後主播與嘉賓共同營造了一個疑問:這幾個彼此完全沒有交集的泄密者,是怎麼縝密計劃,協同完成整個竊取密鑰動作的?
毫無疑問,他們背後還藏著一個更大的內鬼。節目的最後,播放了一段電話錄音:
“我知道你現在在幹什麼……”
“是你!你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