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蝶!”全聚得脫口而出。顯然已經在心中默默想過無數次了。
“雪蝶?好!”關山走回到殞鐵之前,侃侃而談道:“念力如同陶泥,具有可塑性。”
“魂師從晶石當中提煉凝魂丹丸、凝魄丹丸,便是修煉可塑性的過程。各人的天賦不盡相同,這個過程或快或慢。”
“晶石內的魂元力、魄元力,如同兩條油滑的小魚兒。”
“而當念力可以塑形為手,以手抓‘魚’,將魂元力、魄元力直接從晶石內提取出來,便是達到修煉《匠師》功法的門檻了。”
“《移山》功法不僅僅是修煉念力的入門功法,同時也修煉、提升念力的閾值。”
“《匠師》功法修煉的則是念力的術。”
“譬如說,念力可塑形為念刺,對人族、鬼怪同樣有效。”
“塑形,便是念力的術。”
說到這裏,關山便演示了一番。
包丁按照關山的要求立起自己的一隻手掌來。
一滴幾近透明的水珠浮現於半空之中。
轉眼之間,水珠便被一雙靈巧、無形的手塑成了一根繡花針一般大小的幾近透明梭形。
在包丁的手掌來回穿透,視手掌於無物,十分神奇!
包丁看看自己毫發無損的手掌,也是嘖嘖稱奇。
“防禦念刺,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以念力塑形為盾。”
關山這一次是無實物演示。
另一滴幾近透明水珠浮現,轉眼之間便被塑成了一枚鈕扣大小的幾近透明圓盾。
念刺突進,被念盾擋了下來,兩者化為一陣水波漣漪,便全都消散了。
關山繼續說道:“當念力高度凝練之時,便會出現這種‘念珠’。‘念珠’相當於陶泥土坯,是塑形的初始。”
“而當念力持續凝練,‘念珠’便會相應的持續增大。”
又一滴念珠浮現,滾雪球一般迅速變成了幾乎有拳頭大小的一顆“水球”,波光粼粼,有若實質!
“打製殞器的手法,便以念力塑形出大錘、小錘來。”
關山再次進行了一番演示。
全聚得選中的那一塊殞鐵懸浮起來,由“水球”塑形出來的大錘,便重重的敲打在了殞鐵之上。
一錘下去,雖然悄無聲息,但是殞鐵之上頓時飛濺出四五顆火花來!流星一般的耀眼!
殞鐵受擊的位置,短暫出現了一個錘頭形狀的水漬,緩緩滲入了殞鐵之中,不見了蹤影。
白翁此時早已經看得目瞪口呆,伸手大致比劃了一下,不太明白為什麼殞鐵能夠穩穩當當的受了這麼一記重錘。
包丁指了指殞鐵底部,示意了一下。
白翁這才發現在殞鐵底部有一麵念盾托著。
念盾的大小、形狀,大致便是對應著那一個短柄的大錘。
那作用便相當於是鐵匠鋪裏的當作墊鐵的鐵砧子了。
“有一句俗話,趁熱打鐵。”關山繼續“揮舞”著大錘在殞鐵上連接錘擊了四五下。
“打製殞器也是如此。”
關山運錘,上下翻飛,一錘一個水漬印子。
其錘擊速度之快,頻率之高,那些水漬印子幾乎連成了一片!
殞鐵則是火花四濺,像是一個點燃了的焰火一般。
“完成鍛打的標準,非常簡單:便是沒有火花飛濺。”
最後一顆火花飛濺而出,關山斂去了大錘。
此時已經是月上中天了。
而殞鐵,已經由鐵坯變成了一塊不太規整的薄鐵板。比書冊的一頁紙還略小兩分。
關山伸出手來,在鐵板上大致比劃了一下,似乎在打腹稿。
隨後,又一滴念珠浮現,迅速變成了幾乎有雞蛋大小的一顆“水球”,波光粼粼,有若實質!
這一次,塑形成了一柄小錘。
小錘的用法,倒是與大錘截然不同!
大錘鍛打,小錘定型。
因此,小錘對這一塊殞鐵可謂是“零敲碎打”。
殞鐵底部的念盾也小了許多,不過卻多了不少的變化,以適應小錘變化多端的敲打手法。
這個過程當中,殞鐵並不是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而是在左右搖晃,前後顛簸。
小錘、念盾、殞鐵,統一步調,相互配合,似乎是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精準塑形的目的。
可想而知,這種定型的方式所消耗的念力,遠超之前大錘。
這一次所消耗的時間也遠比上一次大錘鍛打的時間要長。
全聚得此時雙眼之中盡是神采飛揚。
想必真的如同關山所說,在其循循善誘的教導、演示之下,全聚得終於有所領悟、突破。
一隻振翅的鐵蝴蝶,雛形已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