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率不足80,會顯示看過的章節】不過,她確實也有點舍不得丫鬟,畢竟初來京城的這段日子都是這三個丫鬟陪在身邊的。
她說:“我初一和十五休沐,會回府的。”
“啊,如此說來過兩日就是十五了。”香蓉高興:“屆時就可以見到姑娘啦。”
顏婧兒點頭,笑意略淡。
過兩日是十五,也是清明節。
“我走了,”她揮手:“你們也進去吧。”
“這麼多東西,姑娘屆時要怎麼搬進去?”拂夏問。
“我在國子監有同窗,她們會幫我。”
顏婧兒扭頭看了眼顧叔給她準備的東西,滿滿當當一車,吃的用的,還有許多衣裳和筆墨紙硯,以及香盒子都給她準備齊全了。
就這麼,馬車在晨霧裏晃晃悠悠離開常府街。
到了國子監門口,褚琬已經跟兩個掌饌等在那裏了。掌饌是監丞派過來的,但凡有學子要入號舍,他們都會來幫忙。
國子監號舍分布在周圍,顏婧兒跟褚琬住進去的是北邊靠近崇文閣的地方,算是比較偏遠。
號舍都是矮牆隔成的小院。每個院子有六間屋子,每間屋子有兩張床榻。院子裏有獨立的恭房、水井、洗漱的淨室。
據褚琬說,由於這邊院子偏遠,目前隻住了五人,顏婧兒住進來後也就六個。算是很寬鬆的環境。
顏婧兒環顧四周,院子簡潔幹淨,牆角還種了花圃,開了些零零碎碎的小花。這樣的群居生活,她從未體會過,莫名地有點期待起來。
每逢十五,國子監休沐。於是從十四這日下學開始,國子監門口的馬車便擁堵成一鍋粥,因為許多學子都趕在這時候回家。
顏婧兒也不例外,她跟褚琬手挽手出門。褚琬肩上還挎著個布包,裏頭都是她扯下來的床單被罩和一些髒衣物,打算帶回家洗的。
而顏婧兒隻背著個書箱。
褚琬問:“你親戚家裏沒婢女嗎?”
顏婧兒:“有的。”
“那你為何都自己洗衣裳。”
“也沒什麼,我看許多同窗不都是自己洗麼?”
“那不一樣,”褚琬說:“她們家不在上京,且家境貧寒沒有下人,隻能自己動手。”
也不知是褚琬想到什麼,看顏婧兒的目光就有些同情起來。她豪情萬丈道:“你以後別自己洗了,我給你帶回去讓家裏的婆子洗。”
顏婧兒笑了笑,也沒多解釋。
出了大門,兩人分開各自尋自家的馬車。馬車太多,顏婧兒找了許久才找到相府的。
“姑娘,在這呢。”
這回是素秋來接她,素秋接過她背上的書箱,說道:“明日是清明,府裏許多人請假回家掃墓去了。拂夏也回去了,香蓉生病,所以就奴婢一人來接姑娘。”
“香蓉病了?”
“也不大嚴重,大夫說是著風寒,香蓉怕過病氣給姑娘,她暫時搬回東苑去住。”
馬車經過走馬街時,顏婧兒喊停下,她親自進鋪子裏去買了包東西。素秋看了眼賣香火紙錢的鋪子,也沒說什麼。
回到洗秋院,顏婧兒有些沉默,素秋沒打擾她,囑咐她看書莫要太晚後,自己拿著針線筐坐門口去了。
實際上顏婧兒拿著書卷一個字也沒看進去。明日就是清明,她想給父母哥哥們燒點紙錢。
但這是在別人府上,擅自做這些顯得無禮。她想了想,如若不然就出門一趟,跟顧叔說去踏青。
反正清明節的時候,許多人都會出門踏青、放風箏或是蕩秋千,屆時她在外頭找塊空地辦祭台就是。
不過光燒紙錢還不夠,還得供奉些記雞鴨魚什麼的。
於是,她起身,拿了點碎銀給素秋,讓她去廚房弄一隻雞和一條魚過來。
素秋也沒多問,接過碎銀就立即去辦事。
當夜,顏婧兒又失眠了,直到天快亮才睡過去。
再醒來,天已大亮,顏婧兒立即從床上坐起。
“現在什麼時辰了?”她趿拉鞋子下床,趕緊去換衣裳。
“姑娘莫急,”素秋聞聲進來,說道:“這會兒才卯時呢,哎呀,姑娘昨夜又晚睡了?”
顏婧兒眼下有烏青,而且還微微發腫,像是哭過。
素秋趕緊拿熱巾子給她敷眼睛,說:“姑娘這會兒起身剛剛好,適才大人遣人來說等姑娘醒了就過去東苑祠堂。”
顏婧兒愣了下:“去祠堂做什麼?”
“這就不知了,不過也不急的,等姑娘吃過早飯再去。”
最後顏婧兒也沒進祠堂,隻是在祠堂外頭等顧景塵。顧景塵在裏頭祭拜,沒過多久他就出來了。
看見顏婧兒站在天井中央,他說:“去帶件鬥篷,今日帶你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