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舊居(下)(1 / 2)

呆立了一會兒,老者身體一晃,腳下一個趔趄,險些跌倒,得虧身邊的李愷及時攙扶。

“華夏今時不同往日,有些事情已經過去了,沒什麼可擔心的,畢竟無論姓炎還是姓黃,兩岸人都是共同的祖先,分久必合,最終必將重新走到一起。繼往開來,一切要往前看,隻要是實心實意的想為華夏發展添把力,華夏都會銘記在心並且由衷感謝他。”李愷輕聲說道。

老者點點頭。

“你是怎麼知道‘陳繼財’這個名字的?伴山屯,應該沒有人聽說過。”

“請您移步,我帶您去欣賞一些老物件兒。”

於是李愷帶著老者走向了前院兒,穿過垂花門向西拐,又越過一個月亮門兒,來到倒座房最西邊那間屋子。這裏麵放著改建修複時剩餘的磚瓦材料。

青色的磚瓦碼的很是整齊,牆角處還有一些替換下來的舊磚瓦。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李愷搬搬抬抬,先從舊磚瓦裏翻出幾塊花崗岩碎片。用腳在地上拚湊起來,很快得出黑底兒白字的“陳宅”,但隻是個輪廓,並不完整,缺不少碎片,而且字麵上斑斑駁駁,明顯是被鈍器敲擊過的痕跡。

“這是院子原本的門頭,改造時換了新的。改造前就已經碎了,不過當時是鑲嵌在牆壁裏的,所以並沒脫落多少。聽村裏的老人說,土改時鄉親們用鐵鍬鎬頭砸,也隻是掉落一些碎渣兒。”喵喵尒説

李愷又從牆角拽過來一塊兒木牌,並撿起抹布在上麵擦拭了一番,“這是在東耳房的角落裏發現的,年代太久遠,上麵的字跡已經無法辨認。這塊兒門匾也算幸運,躲過了土改分浮財,又躲過了大運動的打砸,扔在潮濕的角落裏幾十年,愣是沒有腐朽,也沒被誰撿去當柴火燒。”

“這不是門匾,當初是掛在書櫥旁邊的牆上裝飾用的,材質是黃花梨木的,上麵的四個字,寫的是‘心怡小築’。東耳房當年是書房。”老者的聲音有些哽咽。

李愷繼續翻找,最後在另一邊兒的牆角找出來一塊還算完整的青磚,很厚很重,透著古樸的顏色。磚的側麵,幼稚而笨拙的手法刻著圖案,兩個小孩兒手牽著手。左邊的小孩兒稍高一些,旁邊刻著三個字,“陳繼富”,右邊的小孩兒略矮一些,旁邊也刻著三個字,“陳繼財”。

看到這塊磚,老者再也壓抑不住了,蹲下身顫抖著雙手用抹布費力地擦拭,大滴的眼淚落在青磚上,讓磚色青的更加鮮明。

嘴裏喃喃的念叨著:“大哥……嗚嗚……大哥……”

不用再試探了,李愷現在有十成的把握確定,眼前的老者,就是百福爺提到的,當年陳家養在城裏的二少爺陳繼財。

“爺爺……爺爺……您怎麼了……”外麵的陳喬洛和喬娜聽到動靜也跑了進來。剛才她倆嫌棄這屋裏麵淌土冒煙的,不願意跟著。

老者對孫女不停地擺手,嘴唇不停地哆嗦,卻說不出話來。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喬娜也有些驚慌,想著上前安慰陳喬洛,又不知道事由兒,急的眼圈兒開始泛紅。

“老爺子,這些‘紀念品’,您都可以帶回灣灣的,留個念想兒,將來睹物思人,慢慢填充回憶,不過畢竟都已經過去了,想想可以,心存執念就不好了。”

好久,老者才直起了身子,一旁的喬娜乖巧的遞上了隨身的手帕紙,陳喬洛接過來給爺爺擦淚。

“不好意思,讓小友見笑了。”

“理解、理解。”

“不知小友今年貴庚?”

“我是七五年生人,今年虛歲十七。”

“哦,比小洛大一些。不過和你交談,仿佛是在和子侄輩兒的對話。你一點兒也不像十幾歲的孩子……”

“和您老交談,我也是受益匪淺,您也不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

老者搖著頭笑了笑,“我就是陳繼財,陳家的二兒子。今年七十二歲,離開大陸已經整整四十三年。”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老者拒絕了李愷要將他攙扶出房間的動作,拽過來一塊兒青磚,守著那堆替換下來的殘磚斷瓦坐下。

李愷也搬來一塊殘磚陪坐在一旁。

“陳家一直是人丁薄弱,甚至是幾代單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也隻有大哥和我兩兄弟倆。當時華夏大地軍閥割據,一片混亂。我父親讓張管家帶著我在安城的城裏生活,守著幾間鋪麵,除了一間是自用,賣些糧食和山貨,剩餘幾間都是租出去,倒也清閑,隻是在每月月中或年節的時候,張管家會趕著馬車帶我回陳家老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