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除夕(下)(1 / 2)

除夕,指的是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晚上,與“元日”首尾相連,有舊歲至此而除,即將另換新歲的意思。

但是對老百姓而言,卻不用講究的那麼“嚴絲合縫”,眾人回到李家老宅,留守家中的女人們已經在準備午飯,規模會略遜於晚宴,但也足夠豐盛。

孩子們穿著厚重的冬裝,在街道和院子裏嬉鬧,大一些的手裏拿著摔炮、擦炮,調皮的甩向牆壁。

李家現在是四世同堂,第四代已經有了五個孩子,都是男孩兒。跑在頭裏的是李恒家的李永歡,後麵跟著李愉家的李永樂和李恪家的李永平;李悅家的李永安和李悰家的李永盛還在繈褓之中,盡管他們看到哥哥們的“瘋癲”也跟著手舞足蹈,但還不能下地。

其他的伯娘和嫂子們都在忙著備菜,劉鳳芝卻被李老太拉進東屋,倆人對坐在炕上說著閑話。

如今火炕存在的意義其實已經不大,有了鍋爐暖氣,誰還燒那東西,煙熏火燎的,萬一有個地方漏氣,屋裏瞬間就成了“仙境”。但老倆睡不慣床,總感覺不踏實,所以孩子們也就由著他們,保留了火炕,隻用來睡覺。

劉鳳芝本想去廚房幫忙,但被大娘攔住了,戲稱她現在是李老太的“眼珠子”,別人都是眼眶子,可不敢“慢待”,不然老太太可不幹。

於是,劉鳳芝的任務就剩下和李老太聊天了。

見兒孫們進門,李振江從西屋裏探出身來,招呼李愷和劉大龍,小哥兒倆趕緊跑過去。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西屋牆角裏還剩兩個鼓鼓的麻袋,這是他倆的花、炮份例,今年比去年足,去年比前年多。

“謝爺爺。”“謝謝爺爺。”

倆人拖拽著麻袋來到院子裏。

李懷見狀趕緊“幫忙”解開麻袋的封口,伸手進去,從裏麵分別拽出兩捆“閃光雷”。

“今年還有這東西啊?”李愷湊上前。

“這東西不適合小孩子放,容易炸膛,小心傷到自己。”李懷抱著“閃光雷”,看著麻袋底部的二踢腳,心有不甘的忽悠。㊣ωWW.メ伍2⓪メS.С○м҈

“哦,那你受累吧。”李愷又招呼幾個大侄子,“歡歡樂樂,平平,過來。”

“七叔。”

“這些小炮兒都給你們了,放的時候注意安全。”

“謝謝七叔。”

口口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

於是,麻袋裏的摔炮抻炮還有嘀嘀勁兒什麼的,被三個孩子抱走了。

又把鞭炮和二踢腳分開裝在兩個麻袋裏,二踢腳都給了李悰。

不一會兒,李懷賤白白的湊到李悰身邊,一頓忽悠後,又收獲了三捆二踢腳。

“出去放炮啊?”李愷招呼嚴祿。

“你們去吧。”嚴祿擺擺手,繼續認真的研究鍋爐和暖氣的聯通關係以及走水過程。

“感興趣啊?”

“嗯,還行,在山裏住著,應該更需要這東西。”

“山裏麵?”

“嗯,李家屯那邊。”

“哦,”聽說了李家屯,李愷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哆嗦,“那肯定啊,同樣是屯子,李家屯比伴山屯可差遠了,那地方可是賊冷。”

讀者身份證-563743675

“沒有可比性,那是山裏頭,生活太艱難了。”

“是啊,交通靠走,通訊靠吼,治安靠狗,取暖靠抖,娛樂基本沒有,發財隻能靠偷。”

“嗬嗬嗬……”聽李愷調侃,嚴祿先是點點頭,接著又搖搖頭,“即使我做些什麼,也是杯水車薪。”

嚴祿在“李家屯”“督查”工作的事情李愷知道,目睹些城鄉差距有所感慨也可以理解。

“給你講個故事:大海退潮了,海邊遺留下一片擱淺的小魚。一個男孩兒撿起這些魚,一條條的將它們拋回大海。旁邊圍觀的一個人勸道,‘這麼一大片擱淺的魚,你救不完。’小男孩兒沒有辯駁,彎腰又撿起一條,用力拋向大海,嘴裏說道,‘我起碼救了這一條。’”

“啊??”

“不明白?”

“好像明白了一點兒。”

“按著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行止由心,無愧於心。”

……

身份證-563743675

團圓之夜,李家人吃過了年夜飯,年輕人和孩子們追逐打鬧著奔向村裏的小廣場。

這塊地方在村委會院門前,往年是用來殺年豬的場所。現如今各家各戶已經基本不養豬了,村裏養豬場的成豬大部分都是拉去了屠宰場,剩餘一些是在村北頭兒的偏僻地方屠宰,然後分發給村民。因為不要錢,所以也不怕那些“啥啥人”的監察起碼沒有理由罰款,除非控告村委會投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