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初見(上)(1 / 2)

“全聚德”前門店。

京都烤鴨非常有名,做鴨子與它齊名的,大概隻有金陵的鹽水鴨,其餘的像什麼湖南的板鴨、魔都的八寶葫蘆鴨,都比較小眾。京都烤鴨可是上過國宴的,建國初期,總理還進行過“烤鴨外交”,用全聚德的烤鴨招待過很多國際“友”人。

來“全聚德”當然不能隻吃烤鴨,京都菜係還是有其他菜值得一嚐的,最典型的是京醬肉絲、“它似蜜”和黃燜魚翅,當然還有京味兒的改良菜,比如川菜裏的“宮保雞丁”,魯菜裏的“三不沾”,“蔥燒海參”等等。

李愷“遠”道而來,自然要熱情招待,林頌北甚至在午飯還未開始就預定了晚上“東來順”的銅鍋涮羊肉。

賓主坐定,不久,林清允也到了,林頌北讓她坐在了李愷旁邊。

“允兒,還記得你愷哥哥嗎?”黎安若給女兒介紹。

“當然記得,小時候跟你們去安城看‘老兵’爺爺,都是愷哥哥陪我玩兒的,還給我抓小兔子呢。愷哥哥好。”林清允熱情的和李愷打招呼。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清允妹妹好。”李愷也熱情的回應。

林清允說的小時候,算起來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那時的她也就六歲左右,根本不可能有太深的記憶,那些李愷陪她玩耍,給她抓兔子的往事,還是昨天晚上黎安若給她“惡補”的。

“咱們開動吧。”林頌北率先舉筷。

前世裏,烤鴨已經成為平民美食,李愷記得自己前世離開安城去涪城的時候,安城西郊的街麵上就已經有不止十數家賣京都烤鴨的門店了,而且物美價廉,五十塊錢就能買一隻三斤左右的烤鴨。

“全聚德”的烤鴨,李愷兩世為人還是第一次品嚐,細品起來果然名不虛傳,確實不是那些路邊店能比擬的,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

很多人差評這些“中華老字號”,李愷覺得多是出於價格因素,僅僅因為略勝一小籌的味道,就要付出幾倍甚至十數倍消費,從心理上確實難以接受。

這個年代還好,價格雖然貴一些,但還帶著“人味兒”,價格沒有高的離譜。

“下午去你二叔給你準備的四合院看看吧。雖然能在京大住校,但在京都有個家,還是要方便些。嚐嚐這道蔥燒海參。”黎安若用公筷給李愷布菜。

“讓你們費心了,謝謝二叔和安若姑姑,還有老舅。”

“傻孩子,照顧好你不是應該的嗎。”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對了,臨來的時候,我母親讓我給清允妹妹帶了個小禮物,”李愷伸手從一旁的雙肩包裏掏出來一個首飾盒,“希望清允妹妹能喜歡。”㊣ωWW.メ伍2⓪メS.С○м҈

林清允嘴裏表示著感謝,伸手接過首飾盒打開,裏麵是一件和田羊脂玉的彌勒佛掛件。

“陳宅遺寶”已經被劉鳳芝送出去不少件,但有那些東西作引導,劉鳳芝後來又刻意搜集了幾件作為補充,畢竟剩下的那幾件都是價值不菲的物件,她想著留給子女。

現如今不了解古董首飾價值行情的人還是很多,倒也讓她收獲了不少好東西。

玉石件是最常見的。

清朝中後期,玉石雕件最為流行,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官宦商賈,隻要有機會得手,都喜歡留上一兩件珍品用以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