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應對措施(1 / 2)

其實原因不重要,結果才重要。

而這件事的直接結果,便是陳家跟袁家處於對立麵了。

不得不說,這個結果,讓所有陳家核心,包括陳放在內,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畢竟就算陳放心中再是看不上袁家,也不能否認一個事實。

那就是此時的袁家,正不是陳家能夠惹得起的。

袁家是汝南郡中唯一的頂級世家,家族子弟超過八萬,仆役、佃戶過百萬!

而且袁家四世三公,論人脈、論財富、論實力、論在汝南郡中的經營程度,都不是陳家能夠相比的。

尤為重要的一點是,在今後數年內,袁家並不會衰弱,反而會越來越強。

到興平元年(194年),袁家發展到鼎盛時期。

袁紹據冀、青、並三州之地,在跟公孫瓚的對峙中取得優勢。

袁術據豫、揚二州之地,外加南陽郡和廣陵郡。

東漢第一諸侯和第二諸侯皆是袁家子弟,袁家已經成為東漢公認的第一世家。

此時若非袁紹袁術彼此敵視,爭奪袁家家主的位置,那這東漢國怕是就要落到袁家手中了。

所以袁家向對付陳家,真的是太簡單了。

不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總會留下一線生機。

目前陳家的一線生機,便是應在那剛投降的劉辟身上。

因為劉辟是可以證明袁家借黃巾之手,清理汝南二流世家的!

有些事,可以說,但不可以幹。

有些事,可以幹,但不可以說。

一旦陳家將此事大肆宣揚,將對袁家聲望造成致命打擊。

這便是袁家目前投鼠忌器的原因。

不過這種局麵並不會持續太長世間。

尤其隨著袁家越強,這個把柄對袁家的製約就越小。

若是等到袁家成為東漢第一世家的時候,就沒有任何製約效果了。

到時若陳家沒有新的製約手段,將難逃滅亡的結局。

為此,陳家必須未雨綢繆,作出應對。

於是核心族會上,通過了陳遠和六位族老製定的應對措施。

第一,自今日起,陳家資源主要傾斜於軍事方麵,將以陳家莊丁為基礎,正式組建虎威營,定額三千人!

第二,家族分化,分出半數子弟,前往揚州吳郡建立分支家族。

世家以血脈傳承為第一原則,從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在麵對巨大危機的時候,尋找後路是最正常不過的選擇。

而之所以選定吳郡,原因很簡單。

揚州刺史陳溫,乃是陳家子弟,吳郡乃是他的地盤。

不過說實話,對於這個提議,陳放其實是有些猶豫的。

因為他知道,這個陳溫的能力,很一般。

他雖是揚州刺史,但根本就沒有掌控揚州的能力。

曆史上,討董聯軍解散後,袁術派兵攻打揚州,很輕鬆就殺了陳溫。

一個能被袁術輕鬆幹掉的人,這得菜到什麼程度?

他真有庇護陳家的能力?

陳放深感懷疑。

相比之下,陳放覺得還不如去徐州建立分支家族。

理由有兩個。

其一,徐州刺史陶謙,乃是東漢名將,擁有抵抗袁家的能力。

別看曆史上陶謙被曹操欺負的有點慘,但能欺負陶謙的也就是曹操了。

除曹操以外,還沒有哪個東漢諸侯能讓陶謙吃虧的。

袁紹袁術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