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少有無緣無故的信任,顧熙之所以放心把辣椒生意交給齊掌櫃,是因為曾聽說過齊掌櫃的故事。
齊掌櫃自己本身是出自府城大家的旁支,因為頗有生意手段,便被安排負責家族經營。
那些年齊掌櫃為凸顯自己的能力,做事有些激進,雖然得到了族裏的認可,但在外麵的風評很是一般。
齊掌櫃並不把這個當一回事,他因為從小受冷落,所以隻想用成功來打那些曾經欺負他的人的臉。
他也確實成功了,哪怕在偌大的齊家,他也成為了佼佼者之一。
齊掌櫃的生意很成功,但是在另外一方麵卻是不太行,就是他年過三十還沒有能立住的子嗣,之前家裏的妻妾也曾生過幾個但都養不大。
府城周邊凡是聽說過的大夫他都看遍了,後來在走投無路之下他選擇了算命。
倒真有一個道人給他指了一條明路。
那人說齊掌櫃本就命裏帶煞、子嗣艱難,再加上為人處世陰狠毒辣,在子嗣上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如果想要延綿子嗣,那必得行善積德才行。
當時齊掌櫃已經三十五歲,也可以說是見過一些大世麵,如果說真有什麼遺憾的話,那就是沒有後代。
聽了這番話後齊掌櫃並沒有全信,但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他把族裏所有的生意讓了出去,舉家搬遷到了林山縣,開了個四海酒樓,變成了眾人口中好善樂施的齊掌櫃。
鋪橋修路,資助善堂,造福學子,好事做盡的齊掌櫃終於在四十歲這年有了一個兒子。
齊掌櫃認為這是自己的善舉感動上蒼,為了留住來之不易的兒子,他在行善積德的路上從未停止過,轉眼十五年過去,他兒子已經長成一個俊秀小夥兒。
顧熙就是因為這件事才願意相信齊掌櫃,認真來說她信的不是齊掌櫃的人品,而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真心。
阿墨聽顧熙說完齊掌櫃的過往,也覺得齊掌櫃確實值得信任,便將這個話題帶過,轉而說起其他事情來。
就在顧家買了新房子的第二天,顧家二伯母又上門了,她這次仍然是來借錢的。
因為劉氏開口借五兩銀子,這筆錢對秋娘確實有些多,她並不敢答應,於是來找顧熙商量。
顧熙問:“二伯母這次為什麼又要借錢?”五兩銀子對現在的她來說不多,但也不能讓別人把她當成取款機啊。
秋娘神秘兮兮地說:“你爺爺奶奶把你二伯一家趕出來啦,說是分家,卻也跟我們那時候一樣是淨身出戶。”
“他們一家暫時住在咱們斜對麵的茅草屋,現在要采買一些家用,還有你二伯看病用的銀子,所以才開口找我借五兩銀子。”
“哎,我是想著她確實很難,咱家那時候如果沒有你爺爺奶奶伸手拉一把,指不定會怎樣呢,所以我也想拉她一把。”
“可是五兩銀子實在不少,我也怕你二伯母還不上,所以我……”
顧熙說:“娘,我給您拿五兩銀子,您借給二伯母,如果下次她還來找你借錢,你再來跟我說。”
“如果她家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咱家也伸手幫一把。”
顧熙暗想:自己猜的果然沒錯,她二伯母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現在老顧家真正能幹活的就是二房一家人,哪怕二伯病倒病死了,他還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他媳婦也正值壯年,季氏又不是個傻子,怎麼可能會同意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