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淩雲雙臂環胸斜靠在門邊,同樣饒有興趣地看著他的小丫頭。
“後來我想明白了,是因為我們的收入來源太單一了!都說開源節流才能發家致富,可我們隻有節流再節流,跟開源一點邊都不沾!”
“開源節流?”張翠紅大字不識一個,實在沒聽明白。
村長倒是聽明白了,正因為明白,才越發覺得意外。大丫這孩子也沒上過學,怎麼會懂這些?
“就是賺錢的路子要多,然後省著點花,不要大手大腳的意思。”
“哦哦哦,這麼說我就明白了。”張翠紅將頭點得跟小雞啄米似的,惹得村長無奈地瞥了她一眼。
頭發長,見識短!
“大丫,你接著說。”村長這會兒是真的讓夏良辰勾起了興致,甚至生出了幾分希望。
“老人家常說,雞蛋不能都擱在一個籃子裏,否則一旦有個什麼意外,就全都完蛋了。對我們農民來說,這個籃子就是田地。我們全部身家、唯一的儀仗,就隻有那一畝三分地。老天爺若是賞臉,有個好收成,就能有頓飽飯吃。老天爺若是不高興,收成不好,就有可能活不下去。”
更別提還有各種賦稅!
若是遇上一個好時代,賦稅合理倒也還好。若是碰到一個昏君,層層賦稅重壓之下,老百姓隻有死路一條!
在封建社會,易子而食從來都不是虛構的故事!
“當然,靠男人們去城裏賣苦力,也能賺點銀子。若是好年景,這點銀子還能用來改善一下生活。可若是災荒年,這點銀子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且,賣苦力的活也不是想幹就有的!所以——”
“等等,那個杯水車薪......又是什麼意思?”
夏良辰還沒回答,村長就急了。“去去去,趕緊做你的飯去,這兒沒你什麼事。”
“我問問還不行嗎?不是你跟牛牛說的,不懂就得問,千萬不要不懂裝懂嗎?”
牛牛是村長的孫子,已經上蒙學了。
村長被她堵得啞口無言,隻能沒好氣地瞪了她兩眼。“現在問完了,你可以去做飯了。”
“可是大丫還沒給我回答呢。”
村長一臉無奈。“行行行。大丫你給她說說,好讓她聽完趕緊做飯去。”
夏良辰聽得直想笑。果然是村裏有名的和諧夫妻,互動起來都這麼有愛。
“好。叔奶奶,杯水車薪的意思就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車燒著了的木柴,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
這回張翠紅還沒開口,就被村長趕去廚房準備飯菜了。
夏良辰見了,又忍不住想笑。
“大丫,你接著說。”
“好。所以我就想,除了那一畝三分地的收成,我們還得有別的收入來源,比如經商。”
村長頓時皺起眉頭,一臉不讚成。“可那需要本錢,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天分的。”
“對。所以,我們要學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同樣是種田種地,可種的東西不一樣,結果自然也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找到適合種植的產品,找好銷售的渠道,慢慢地擴大規模,甚至可以發展成一條龍產業。”
“胡說八道!”村長突然重重一拍桌子,凶狠地嗬斥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