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會稽郡而來,一路上都有看到漢軍。”
亭長點頭。
“勞駕亭長即刻載我渡江。”此時,項羽恨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江東。
“小老兒遵命。”亭長話畢,蕭鈺就看見一群漢軍蜂擁而來。
“你們先走,我來斷後。”項羽急道。憑一已的萬夫莫擋之勇,他很是信任。
離弦的箭一通射來,項羽盡展非凡武藝,手中戰戟一陣狂舞,那些箭失了銳勁,橫七豎八的的躺在地上。那烏騅竟發了狂般,衝向弓弩手,被踏死或被踏傷者達數十人,項羽當然不舍心愛的戰馬孤軍奮戰,欲上前殺敵,他本就身受重傷,體力難撐,剛走兩步,便欲拜倒,蕭鈺上前扶住項羽,將他生拉硬拽上船,亭長撐篙,順流直下。烏騅奔向岸邊,長嘶三聲,便赴了江心深處翻滾自戕。今見此馬,方知世上亦有義馬,怪不得連郭沫若都要題詩“傳聞有馬號烏騅,負箭滿身猶急馳,慷慨項王拖首後,不知遺革裹誰屍”來讚頌。失了愛馬,項羽即驚且急,一陣彷徨之後,接著一聲呐喊。
老天能連刮三次風眷顧劉邦,當然也不會吝嗇刮一陣風來照顧項羽。
弓弩手擺好陣型,萬箭齊發直指項羽,此時,一陣狂風發作,吹散箭矢,更吹亂了漢軍陣營。亭長嫻熟的撐篙,漸漸遠去,漢軍雖泳而莫能追。
項羽立在船頭,涕泣不能言。
“過憂傷身。”蕭鈺當然知道烏騅對於項羽不僅僅是個坐騎,更是生生死死的兄弟。
“唉。”項羽一聲長歎,悵然所失。
將近傍晚,落日餘輝撒在江麵,波光粼粼景象甚美,絲毫沒有夕陽近黃的淒涼,舟輕如羽,徜徉且行。項羽沉重悲愴的情緒也稍有所釋放。
烏江對岸是鄣郡。亭長將船靠向岸邊渡口。岸邊有三五漁民背著漁簍歸家。漁民如此怡然悠閑,而大道亦無車轍馬跡,總而言之,整體看上去江東也不像有漢軍侵襲之跡象。項羽頓時心中明了,他陰沉著臉向蕭鈺道:“姑娘何以假傳戰訊?”
蕭鈺並不遮掩,道:“若不是如此,霸王豈會渡江?”
項羽怒指蕭鈺道:“我渡不渡江,與你何幹?”
項羽兵敗垓下,棄八萬子弟兵吸引60萬漢軍主力,他僅率800騎兵突圍,為了就是趕回江東重新組織兵馬保江東五郡,自已好不容易下定壯士斷腕的決心,做出棄車保帥的決定,而如今江東竟然無恙,江東既無恙,他又何必渡江,他更願意與漢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保家衛國,生死何懼!
蕭鈺曰:“霸王當忍辱負重,回江中重聚兵馬再圖複起,與劉邦再較高下。”
“罷了,罷了。”項羽揮揮手,見蕭鈺動的是這般心思,當下倒也不再慎怪她。不過想起那八萬將士凶多吉少,不禁悲從中來,不可斷絕。
蕭鈺曰:“江東豈有等閑輩,憑霸王威名,定能一呼百應,將士雲集。我聽聞霸王領導巨鹿之戰,以一戰十;彭城之戰,以一擋廿,更是神話般的戰役。霸王縱橫天下,勇冠無匹,垓下一役,隻是小敗,霸王莫要一撅不振。”
項羽曰:“殺戮豈可無休止,天下百姓俱疲征戰。上蒼擇劉邦為天下主,我亦樂意還天下一個太平。”不得不承認,他是累了,真的累了,身心俱累。閉上雙眼,回想與虞姬之朝朝暮暮至死別,神色堪為淒苦,愴然之餘,淚下頻頻,突然他撥出霸王劍,欲刎頸之際,蕭鈺上前製止他,一翻爭奪,蕭鈺手臂被劃上一道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