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滌苦之僧(1 / 2)

山野之中,靖玄麵有考量,正在一邊追尋地圖上僧人的位置,一邊欣賞著眼前的苦境景色……

畢竟苦境何其之大,拋開多災多難的中原,四大武林加域外都還是可以考慮的……

尤其是域外的地方,回想起腦海中的記憶,未來的時間點,好像葬刀會就是在域外紮根的……

不過如今的時間點,倒是不曾知曉,是劇情的那個切入點……

亦或者是,自己來早了,根本看不到劇情的展開……

三教頂峰居然都不曾出名,就很讓人思索,這個時間點……

三教之一的疏樓龍宿,也許還是一個心有異思的學生……

思考這些問題,靖玄已經來到,通過地圖推算僧人的路過途徑,而設想出來的地點……

“咦,這個僧人,以殺生為主,頗有一番佛劍分說之感……”

“但又不似佛劍分說,畢竟這位僧人,殺人的頻率略微高了……”

“是個樂趣的樣子!”

靖玄就這麼坐在石頭上,手中書籍隨之展開,開始思索了……

一邊看書,一邊思索,既可以娛樂,亦不會太過沉迷……

但通過所有的線索,根本找不到太多,關於此人的劇情信息…

畢竟木偶是木偶,真人是真人,誰要是能通過木偶的長相,找到這個對應的真人……

那除非擁有特別明顯的標誌,不然基本都是在天方夜譚……

等待片刻,清脆的腳步聲響起,引起來靖玄的注意了,就見一個黑袍掩目的來者,越過樹林……

好似擁有目的一般,徑直的前往的靖玄身後的方向……

“這位大師,亦欲何為,又或者想往何方……”

看著僧人不搭理自己,打算越過自己,向著後方走去……

靖玄便不在沉默了,合上來書籍,對著眼前遮掩的,嚴嚴實實的人,突然出聲詢問道……

“阿彌陀佛,施主在此地,又欲何為呢?”

僧人聞言,便停下來腳步,看了一眼靖玄,出聲反問道……

“為該為之事,講該講之緣…”

靖玄聞言,將書籍收回,抬起頭看著僧人,鄭重的說道……

“既是有緣,貧僧法號,滌苦,不知施主,何名……”

僧人聽到靖玄的話語,頓時覺得眼前之人,頗有佛緣……

隨即便按捺下來行動,來到靖玄的對麵,盤膝而坐……

“在下,靖玄,不知大師的滌苦,是滌何人之苦?”

靖玄看著盤膝而坐的僧人,從懷中拿出來一些幹糧與水果……

就這麼在僧人眼前,擺了起來,隨即為其倒了一杯山泉水…

“貧僧願滌天下之人的苦果,可惜,我身猶弱,無可奈何……”

僧人看著眼前的食物,對著靖玄解釋道,待見其同意自己取用之後,便慢慢食用了起來……

“既是滌苦,又為何滿臉殺氣?可有違了佛門之中的慈悲?”

靖玄再度掃視了一番僧人,突然發現其身後有一柄武器……

被封印的嚴嚴實實,從外觀看不出來,是什麼類型的……

但四周卻有一股肆意的殺念,心念轉定,靖玄再度提問……

“罪者應刑,施主莫忘,佛也有怒相,不然如何護法?”

僧人食用過後,聽到靖玄的殺氣一詞後,空氣仿佛壓抑了起來……

但瞬間又恢複平靜,對著靖玄的問題,進行回應,亦是回答……

“法在哪裏,又如何護?”

“並且要知道佛經之中,本就擁有因果報應之說……”

靖玄感受到空氣中細微的波動,眼神再度飄向了那個武器……

總感覺哪裏不太對勁,又說不上是哪裏,整個事情充滿了詭異……

隨即繼續對著僧人,圍繞著法,而辯論著……

“因果報應,報應在何,如果就這麼望著,他們終將鑄更多的錯…”

“無辜者何其無辜,而我是為了保護無辜之人,免受侵害……”

“並且罪孽之人,又如何回頭,佛法由心不由耳,心不存,何談法!”

“佛有三不渡,無願,無信,無緣者不渡……”

僧人沉默片刻,在其沒注意的情況下,身後的武器,正在緩緩散發著思能,正在引導僧人的情緒,隨即繼續對著靖玄解釋道…

“咦?”

靖玄本就出自佛獄,對於這種東西的感知,簡直是看家本事!

一瞬間就可以確定,這僧人背後的武器,是一個邪兵!

並且還有情緒觸發的點,隻要自己引導僧人麵對殺生問題,他的情緒總會產生波動……

心念一定,知道如何應對後,靖玄繼續對著僧人提問道…

“大師之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