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全是問題(1 / 2)

整個軍訓期間。

別的體育生都去參加軍訓,隻有楊卓最特殊,每天在田徑場度過。

活動量比軍訓大多了。

“嗒嗒嗒!”

楊卓又跑了一趟100米。

這是今天上午第6趟了。

李慶分別在起跑線,20米,30米,50米,80米和終點線的位置盯著看。

而且還特意用體育教研室的高速攝像機拍下來。

就是為了看研究楊卓的跑步細節,看哪裏需要改進,哪裏需要加強。

這很重要。

因為有些細節不慢放根本看不出來。

“教練,還跑嗎?”

楊卓氣喘籲籲。

今天的活動量太大,他都有點吃不消了。

剛才這一趟怕是跑了13秒以上。

體能根本不支持連續的爆發。

“不用跑了,好好歇著吧。”

李慶每看一次,都思考一會兒,在筆記本上寫下來。

這一上午都寫了兩頁了。

片刻後。

李慶把筆記本收起來:“根據我在國家隊執教的經驗,咱們華夏的短跑運動員進入高速早,所以在30—40米的時候跟非洲短跑運動員的差距最小,但依舊落後,中後程就更不用說了,被甩的遠遠的。”

說到這兒,他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但你不一樣,通過這幾趟,我發現你達到高速的時間也很晚,基本就是在50米後,而且中後程保持高速的能力非常強,甚至在70米的時候都沒有明顯的降速。”

李慶以前是國家隊教練,曾經做過數據對比。

國內前五的平均成績,和上次奧運會前五的平均成績比較。

結果是,國內選手在每個階段的速度都低於奧運會選手。

但因為爆發早,迅速抬頭,步頻也最快達到峰值,所以在30-40米時速度最高,差距最小。

40米後差距逐漸拉大。

但通過剛才的觀察,李慶發現楊卓跑步的方式跟外國運動員差不多。

20米後才開始抬頭,50米左右速度達到最高,75米左右速度才有下滑。

李慶圍著楊卓轉了兩圈:“現在你這個跑步方式完全沒問題,但無論是起跑反應,起跑加速,步頻和步幅都還有提高的空間,以後我會針對性地加強訓練,至於細節方麵,還要用電腦看慢放才知道。”

楊卓點點頭。

李慶以前是國家隊的教練,經驗自然是不差的,他也很相信。

反正隻要不讓改落地方式就行。

“走吧,咱們去健康研究中心。”

“健康研究中心?”

楊卓有些疑惑:“幹嘛去?”

“當然是檢查身體,看看你身體的情況,骨齡,體脂率等等。”

京城大學在這方麵還是很專業的,體育教研部下麵有健康研究中心,主要做的就是體質健康監測。

雖然跟國家隊的運動醫學研究所,在研究方向上並不一樣,但一般的檢測都是沒問題的。

楊卓感覺很別扭。

因為工作人員是女孩,楊卓光著膀子做各種檢測,感覺渾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