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穀關外有兩名男子正在河邊打水漂玩,不過都是十幾歲的少年,旁邊坐著一位老者,由另一位少年扶著,老者對旁邊的少年說:“莊兒,出來一次不容易,去和他們一起玩玩吧。”
少年回答:“亞父,不用了,我陪著您。”
老者說:“就你乖,去叫他們回來吧。咱們該回去了。”
少年走到幾位同伴的身旁,說道:“小龍,小布,咱們該走了。”
“好,這就走,你也來一下吧,出來這麼久,你一直陪著亞父,試試吧,看看我們誰打的遠。”叫小布的少年遞給他一塊石頭。
“好。”說道,少年就揚起手一把打了出去。
一行五人其實是楚國兵營裏的幾名士兵,雖說隻是士兵,但都是楚國後人。而他們以後也都會成為鎮守一方的大將,在未來的戰場他們也會逐漸展露自己的風采。
龍且:也就是他們口中的小龍,自小長在楚國,深諳水性,性格熱烈,有一些有幽默的大智慧。
季布:他們叫他小布,是楚國軍團中的刺客出身,身輕如燕,楚國亡國後,追隨少主一直到今天,性格沉穩,一諾千金。
項莊:性格溫柔,天真善良,不善言辭,敏銳細心,舞的一手好長劍,楚國亡國之後,一直和大哥項羽、叔父項梁在一起。
範增:孩子們叫他亞父,士兵們叫他軍師,是楚國軍營裏最年長的人,在楚國那場亡國之戰中傷到了眼睛,得人救治之後,雖保住了一條命,但眼睛已經瞎了。後來聽聞有楚國後人刺殺秦始皇,經多方打聽,才與那楚國後人相遇,並發誓要在有生之年助其完成反秦大業。
項羽和項莊一直跟著叔父項梁隱姓埋名,在經曆那場亡國的滅頂之災後,又親眼目睹自己的親人離去,故國已亡,家園不在,三人在一起相依為命。楚國就這樣在秦軍鐵騎的踐踏和熊熊大火之下,永遠消失在了戰國時代。
可楚人還在,他們堅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刻進骨子裏的不屈服。
項氏叔侄三人一路坎坷,他們堅信隻要他們還活著,總有有一天一定會顛覆暴虐的秦國,親手把楚旗插在鹹陽城頭之上。這不屈的信念來自於楚國古老的血脈,楚國的血液向來高貴且堅強。
在一路上,他們潛心蟄伏,並且不斷打聽在那場亡國之難中所幸存的楚人的下落,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在抗秦之路上遇到了同為楚人的龍且和季布,並且結拜為兄弟,項羽因為略微年長於他們一些,且是項氏一族的血脈,被他們尊為兄長。
車上的人察覺到遠處傳來馬蹄的聲音,於是,項莊低聲問道:“外麵什麼情況?”
龍且在車外回答道:“不必緊張,是大哥來接我們了。”
項莊和範增知道是項羽帶著兵馬來接他們,頓時舒了一口氣。雖說現在他們已經擁有了一些兵馬,但如若現在被秦國察覺,還是會給他們帶來滅頂之災的,所以現在還是應該謹慎再謹慎。
馬蹄聲一接近,龍且和季布就一起喊出:“大哥。”緊接著就聽見一個男子的聲音,“亞父安否?”
“羽兒,為父沒事,不是讓你不要輕易出營,出營也盡量不要騎馬嗎?這樣很易招來秦軍的。”範增透過馬車窗,對車外騎馬奔馳而來剛剛停住的男子說道。
“亞父,沒事的。我從小路繞道而來。你們今天比平日出來打探的時間長了很多,怕你們有危險,特此前來。”
這天龍且接到了消息,秦國開始向楚國發兵了。
楚國開始封大司馬了,龍且覺得自己可以去,但是王公貴族不答應。
於是一個高大的少年站在了自己的身前。
沒錯,就是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