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oo5年7月,初夏。
素有華夏四大火爐之一之稱的石城,因為台風的原因這個夏天的開始並不向以往那樣炎熱。綿綿的細雨斷斷續續的持續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偶爾雨停了,天空中依舊是陰沉沉的。
經過綿綿細雨的滋潤,不但原本被六月近乎整月晴天的太陽曬得幹燥的土地飲飽了水份,就連那因為汽車尾氣、化工廠排放等原因而質量很不好的空氣也顯得清新了很多很多。讓人們慶幸的是,這場台風造成的雨量並不大,不然,估計這有著六朝古都美稱的石城也要多水成災了。
在大多數市民還在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冒雨在外奔波的時候,我們的主角陳曉偉卻顯得逍遙自在的正躲在自己的小窩裏上著網。現年二十八歲的他,在大部分同齡人都在上班工作的時候,卻成了被打上不上進標簽的啃老族中的一員。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是一群並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動放棄了就業的機會,賦閑在家,不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消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齡都在23-3o歲之間,並有謀生能力,卻仍未“斷奶”,得靠父母供養的年輕人。社會學家稱之為“新失業群體”。
要說這陳家也不過隻是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陳父陳母是一家化工廠裏的普通工人,一個是大車班的司機,專門開接送工人上下班的廠車,另一個則是廠醫院裏的護士。收入雖然並不是很高,但相比較石城的平均水準來說還是不錯的,而且也勝在穩定。
二老兢兢業業地工作了大半輩子,總算是平平安安的從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因為陳曉偉是家裏的獨生子女,所以二老對家裏這位小祖宗是異常的溺愛。陳曉偉的父親到還好,對自己這個在三個月前就辭職不幹,一味躲在家裏不求上進的兒子很是有些意見,可架不住有陳母在一旁護著,每每也都隻能望兒心歎。
不過,二老也清楚,自己兩人雖說隻是普通工人,但退休工資卻並不少,七七八八加起來也有三千大幾百塊一個月,再加上除了當初廠裏的福利分房之外,二老又用了家裏的積蓄在外還另買了一套房產做為自己二人養老所用,還有股市裏做長線,已經有了一些不菲收益的股票,所以養一個啃老族的兒子還不算什麼太大的問題。
不知道是因為想眼不見心不煩,還是想利用環境刺激的辦法來促使自己的兒子上進些的緣故,一個多月之前,在陳父的一力要求與陳母的萬般無奈之下,陳曉偉被其父母給“趕”出了家門,配到了位於石城城北城郊結合區的一套建於八十年代的老房子裏過起了獨立的生活。
這房子也不大,隻用六十三個平方,是原本陳父陳母還在上班時,廠子裏分配的福利房,也就是現如今所說的房改房。雖然房子是老舊了些,但房子的質量卻是沒話說,再加上這片福利分房當初建設時就緊挨著一條山脈,所以不論是從空氣上還是居住環境上來說都還是不錯的。
其實,陳父陳母不清楚的是,陳曉偉並不是不求上進,他之所以這麼頹廢其實是因為四個多月之前,他剛剛經曆了人生最為痛苦的事情,他失戀了。。。確切的來說,應該是陳曉偉被甩、被拋棄了。
二十三歲就從大學畢業的陳曉偉,進入了一家生產顯像管的廠裏上班,也算是勤勤懇懇的幹了兩年多,總算從一個普通的職員混到了一個經理助理的位置,工作順利的他又在單位裏找了個女同事談了對象。
雖然對方比他略大上一歲多,但本著女大一甜蜜蜜的想法,陳曉偉對自己這位女友可以說是百依百順。二人磕磕碰碰的談了三年戀愛,最終卻以那女的另攀高枝做為結束,讓在感情方麵還是很單純的陳曉偉一氣之下就辭了職。
在家這三個月左右的時間,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是在自己的臥室裏上網,要不就是被幾個朋友或者以前玩的比較好的同事拉出去聚上一聚。相比較那些花費不小的啃老族來說,陳曉偉算是其中比較另類的了。
以前有父母在身邊,幾乎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陳曉偉到是沒覺得什麼,可等他被趕到了這城北郊區的房子裏過起了單身生活的時候,他才現,原來以前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啊,哪象現在,吃、穿、用啥的都得自己動手。
好在,每隔個一兩天,陳母總會瞞著自己的老伴,偷偷地跑到自己的寶貝兒子這邊,幫著洗洗涮涮、清理打掃什麼的,順便再做點好菜改善一下陳曉偉的夥食。
其實陳母所做的這些,陳父並不是不知道,雖然他是因為希望自己的兒子上進些才會這樣做,但身為父親,自己老伴的行為,他也隻是睜隻眼閉隻眼罷了,誰說父親對子女不溺愛的,隻不過是他們的表現方式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