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父親的話,薑寧表示自己對縣城書院沒興趣,對縣城最好的酒樓有興趣。
薑河聞言笑:“縣城最好的酒樓就在書院旁邊,要不今天中午咱們就在縣城最好的酒樓吃飯吧,夫人,你意下如何?”
寧氏點頭應好。
薑寧一聽,立刻露出期待的表情。
一家三口買完東西回家,看時辰不早了便直奔酒樓。
讓薑寧沒想到的是,飯吃到一半的時候,會看到傅長卿。
時隔多年再見,薑寧都沒認出來少年傅長卿,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他在她腦海裏的身影早已模糊,留下的隻是一個名字而已。
是薑河先看到傅長卿的。
從傅長卿踏進酒樓的瞬間,薑河就看到他了,畢竟他們一群學生進來本就顯眼,偏傅長卿又走在靠前的位置。
本來薑河是想跟傅長卿打個招呼的,結果發現傅長卿眼裏隻有走在最前麵的一個同學,神色間把伏低做小幾個字表現得淋漓盡致。
說實話,這還是薑河第一次看到傅長卿這樣的麵目。
在他的印象中,傅長卿雖然小小年紀,卻已經有了讀書人獨有的氣度。
尤其是在村子裏和同齡孩子站在一起的時候,那簡直就是鶴立雞群。
沒想到啊沒想到!
沒想到遇到家世比自己好的同學,傅長卿也會流露出這種表情。
想到傅家人提到傅長卿時候流露出來的自豪,薑河突然有些同情他們。
他的神色異樣,很快就引起了寧氏和薑寧的注意。
兩人關心的詢問他怎麼了?
薑河小聲的向兩人解釋自己的異樣。
他們這一桌的位置在角落,比較安靜,可以輕鬆的看到整個大廳,卻容易被人忽略。
聽到薑河的解釋後,寧氏和薑寧就向傅長卿一群人看過去。
雖然傅長卿一群人穿的都是一樣的學士服,但他們還是可以從學士服的新舊程度,頭飾,掛飾等輕易的分辯出哪些同學的家世較好,哪些同學的家世較差。
比如傅長卿,他的學士服已經洗得發白,頭上,身上沒有什麼佩飾。
比如被眾星捧月的那個同學,他的學士服潔白如新,頭上用了玉飾,身上也掛了玉飾,雖然他們不太懂玉,但能感覺那玉飾應該是不便宜的。
不過更吸引寧氏和薑寧目光的還是傅長卿的神情。
在寧氏感歎著沒想到傅長卿小小年紀已經學會刻意討好的時候,薑寧的心情更複雜一些。
雖然她知道傅長卿虛偽,但是沒有想到傅長卿小小年紀已經這麼虛偽。
在她的記憶裏,傅長卿一直是清高的。
就算後來死後知道他其實也在利用她,她也想象不到他對別人溜須拍馬的模樣。
現在看來,傅長卿是打小就有往上爬的野心,是她小看他了。
聽到父母親在議論著若是讓傅家人看到傅長卿這副模樣是何想法,薑寧壞笑:“你說我們去打個招呼,讓傅長卿知道我們看到他拍別人馬屁的模樣會是什麼表情?”
薑河,寧氏:“……”
總歸不是高興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