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秋。
黎縣,城南坡子灣。
縣農村信用社行長,領著新來的秘書,騎著自行車來到街尾。
兩人下車後,秘書一臉不解:“行長,您今天要拜訪的大人物,就住在這裏?”
麵前破爛的木板房,還是公社時期倉庫改出來的,隻有最窮困的人家才會住。
要知道他們信用社,如今可是縣裏最大的銀行,行長在縣裏也是數得上的角色,他要拜訪的大人物,怎麼會住在這種地方?
鄭橋點點頭,正色道:“進去以後,你可得客氣點,千萬別得罪人家。”
聽到這話,秘書滿臉詫異:“行長,這裏麵住的到底是誰啊?”
鄭橋遲疑一會,壓低聲音道:“小李,你入咱們信用社也有兩個多月了,去年那場擠兌潮你聽說過吧?”
秘書點點頭:“聽說當時咱們信用社都差點開不下去,還是一位華僑,忽然轉進來好大一筆資金,這才解決掉我們的困難……”
說到這裏,秘書忽然意識到什麼:“行長,難道……”
鄭橋微微頷首:“沒錯,這裏住的就是那位華僑,他轉了一百二十多萬進我們信用社,不僅解決我們擠兌潮的問題,還連帶著把縣裏好幾個項目的貸款都解決了。”
秘書眼睛圓瞪,臉色瞬間變得通紅,激動得渾身顫抖。
難怪今年開始縣裏那些老板,全都對行長客客氣氣,敢情他們信用社有這麼多錢啊!
這年頭萬元戶都了不得,而這位華僑竟然趕得上一百二十個萬元戶。
上次新聞說,全國才剛出第一個百萬富翁,沒想到,黎縣居然還有一位。
“說起來,年初的時候為找到他,公安局的同誌幾乎排查完全縣的人口,他華僑的身份也是機緣巧合下才查出來的。”鄭橋告誡道,“所以你千萬記住,這事不要對外亂說,也別點破他的身份,這位華僑非常低調。”
秘書連連點頭,這麼有錢還住在這種破屋子裏,除了低調沒別的解釋。
與此同時,屋裏的“歸國華僑,全國首富”陳明曉,正在灶台前忙碌著,對外麵的事情一無所知。
其實他是從四十多年後,重生回來的人。
剛重生的時候,他渾身就剩下一套衣服以及一張存折,裏麵的一百二十多萬是父母一輩子的積蓄,用來給他買房和結婚。
因為這本存折是四十多年以後的東西,所以他從未想過,那張存折裏的錢其實可以動用,之所以留著存折,也隻是為留個念想。
坐擁金山而不自知,他才會淪落到如此境地。
起初他想過要憑借著超前的眼光,在這個時代大展拳腳,然而很快就發現做不到。
連吃飯都成問題,哪來的本錢做買賣?
所幸陳明曉碰上個好心人,不僅幫他在黎縣辦理身份證,還給他幫忙找了個會計的工作,要不然他怕是真的會餓死。
跟好心人交流多了,兩人交情也越來越好。
陳明曉隻知道這位好心人鄭橋是在縣裏信用社工作,猜想應該是有身份的人,否則也沒辦法帶著他去辦身份證。
至於對方具體什麼職位,他沒有細問。
“咚咚咚!”
聽到敲門聲,陳明曉連忙把鐵鍋端下來,隨後過去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