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李老二見大侄子沒有明白他的話,就忍不住開口說出來自己的感覺。“大家難到沒有吃出來,這玉米麵細多了,不像咱們以前吃的那些粗糙的喇嗓子。”

聽了李老二的話,周圍的人也紛紛開口。“聽老二這麼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

不遠處的張大嫂,聽見大家都在議論玉米麵餅子,也搭腔了。因為這些玉米麵餅子是她和弟妹親手做的,揭鍋之後她也是第一個嚐過味道的,所以她最有發言權。

“這玉米麵是細的,跟白麵差不多,吃起來甜香可口,我活了半輩子,頭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玉米麵餅子。”

“是呀!嫂子把我想說的都說了。”張二嫂也在後麵接著說道。隻是她現在心裏很鬱悶,他們家的爺們兒,一大早又不知道死哪去了?

這一天兩斤半的玉米麵,就這麼眼睜睜的看著旁人掙回家,她羨慕的心疼。

人家的爺們兒,都知道多幹活給妻兒掙口吃的。他家的爺們兒,不僅掙不回來一粒米,還對她掙回來的東西挑三揀四。

想想,這種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兒。

張大嫂見弟妹這會兒臉色不好,就知道在生悶氣。自家的那個小叔子,都快四十歲的人了,整天遊手好閑到處亂竄,不幹一點兒的正事兒,誰看見誰煩。

唉!攤上個不靠譜的爺們兒,女人是倒了八輩子的黴。

還好,她家爺們兒踏實肯幹,寧可自己多吃苦,也要讓她們娘幾個吃的飽一點兒。

隻是有那麼個不著調你小叔子,他們瞅著也是有氣,可是作為哥嫂也不能天天的拎著耳朵教訓。

何況說多了,人家還不樂意聽。氣的自家爺們兒好長時間不搭理他那個敗家的兄弟。

可是就算不管那個敗家的玩意兒,那院子裏的娘幾個得管。尤其是幾個小的餓的哇哇大哭的時候,他們就是少吃一口,也得在自己的碗裏省出來一口給侄子侄女們吃。

……

吃好飯,大家都情緒高漲的幹活去了。更多人的慶幸,他們今天報名來幹活修路,不然哪會有這頓飽飯。

張二嫂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拿眼睛偷瞄陳三川。等陳三川終於看過來,她就鼓足勇氣跑了過去。

“陳兄弟,嫂子想求你個事兒。”

“張二嫂,請講。”

見陳三川與自己客客氣氣的說話,張二嫂的心裏才不那麼緊張。沒辦法,為了孩子,她也隻能這麼做。

“陳兄弟,我家裏有兩個孩子,他們都會幹活了,像什麼撿柴禾燒火,做飯給我打下手都做的來。”

說到這兒,她頓了頓,沒什麼底氣的接著說道:“陳兄弟,您瞧瞧能不能讓他們來幫忙做點雜活,咱們不要錢,隻管一頓晌午飯就行。實在不行…我晌午就吃一個餅子。”

陳三川聽了張二嫂的話,心裏也不是滋味兒。可是這事兒,他做不得主,就說讓張二嫂等等,他去幫著跟老爺說說。

謝文安聽了這事兒,沒有任何遲疑就答應了。可憐天下父母心,當娘的為了孩子能吃一頓飽飯,都卑微到了塵埃裏。

他無論站在哪個層麵,都不能在人家裸露的傷口上撒鹽。

當陳三川把縣令大人的決定告訴她,張二嫂遠遠的給縣令大人施禮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