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半路上錯過了宿頭,就琢磨著天氣也暖和,在路邊將就一個晚上也未嚐不可。

也是太累了,一沒留神就睡著了。誰知道醒來之後,所有的行李和盤纏都不見了,他隻好一路順著官道往回走。

趕巧昨日下雨,他實在是走不動了,又累又餓就栽倒在路邊。

曹景輝說完,把老媽媽心疼的罵道:“壞良心的瘟賊,真是害人不淺。”

聽老媽媽罵人,曹景輝心裏一顫,馬上心裏暗暗的念叨:“沈四公子,對不住,我不是故意的。”

等老媽媽罵完,曹景輝又與老兩口說了一些話,才打聽出來。

老伯姓杜,人稱杜老伯,杜老伯老兩口跟大兒子一家住在離常興鎮三十裏遠的後山村。

老兩口今日起了一個大早,是來鎮子上看望小兒子和兒媳婦。原因很簡單,小兒媳婦也有了身子。所以他們才等不及趕過來,路上趕巧救了曹景輝。

曹景輝還問出來,杜老伯的小兒子在鎮上的一家醫館做學徒,名字叫:杜小義。

杜老伯也還記得他說過是營州人,就笑著說道:“小夥子,也是你運氣好。這裏離營州也不遠了,大概也就七八十裏路。”

杜老伯想說:“雇輛馬車一天就到。”可是他想起來,這個小夥子現在是身無分文。而他們老兩口身上帶的幾個大錢,是給懷了身子的小兒媳婦準備的。

曹景輝看出來老伯的為難,真誠的說道:“多謝老伯指點,再難的路我都走過來了,這七八十裏路更是難不到我。”曹景輝說完,又對老兩口拱手道:“多謝二老救了小可,大恩不言謝。”

有些話不需多言,這位杜老伯和杜媽媽他已經牢記在心底,等回去之後,他一定會好好報答老兩口。

杜媽媽見曹景輝要走,心裏也是不忍。畢竟搬這小夥子上牛車的時候,她已經瞧過了,小夥子的腳上都是水泡。就這麼一路走回去,腳底板都得磨爛了。

想到這兒,杜媽媽從包裹裏拿出來一雙布鞋遞到曹景輝的手邊。“小夥子,別嫌棄,這鞋子本來是我給小兒子做的,今兒就送給你穿吧!還有這兩個玉米麵餅子你拿著路上吃。”

杜媽媽的一席話,再一次讓曹景輝哽咽。“杜媽媽,您二老對我來說不亞於再生父母,您二老的大恩大德我今生今世都不會忘。”曹景輝說完,又鄭重的跪下給二老磕頭。

“誒快起來,你這孩子咋動不動就下跪磕頭。”

……

景家的小院裏,蔣媽媽在樹蔭下放了一個竹簾子,竹簾子上麵又放了棉墊子,十姑娘帶著小五兒小六兒正坐在上麵玩耍。

隻短短的幾天工夫,三個孩子就恢複了以往的活潑。隻是三個孩子特別的黏鶯鶯,隻要鶯鶯走出他們的視線,三個孩子就會表現出惴惴不安。

這不,三個孩子玩耍一會兒,都要抬頭往西屋瞧上一眼,然後把小手放在嘴邊:“噓。”

尤其是十姑娘,小大人兒似的小聲叮囑兩個弟弟。

“大嫂在睡覺,咱們可不能大聲的嚷嚷。”

聽了小姐姐的話,小五兒小六兒又是一陣猛點頭:“嗯嗯。”

坐在廚房門口摘菜的將媽媽,就快忍不住了,隻好找個借口進廚房裏待一會兒。再待下去,她怕自己會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