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父就在裴小峰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帶回來一對母子。那個模樣兒與裴父極為相似的男孩,甚至比裴小峰還要年長一歲。
裴小峰雖然隻有十歲,有些事情也是一知半解,但是這不妨礙他猜測到,這位繼兄就是爹爹的親骨肉。
如他所想,這個所謂的魏寡婦就是裴父的的心頭好。當年兩個人就私定終身,可是裴家老太太不同意,就硬生生的拆散了這一對。
如今,裴家老太太早就故去了,裴小峰的娘也去了。礙眼的都沒了,裴父終於得償所願,娶回來心心念念的人。
為此,裴父對外宣稱,家裏沒有女人,父子倆的日子根本就沒法過。
就這樣,一個鰥夫,一個寡婦,二人就這樣順理成章的走到一起。
二人順利的成親之後,裴小峰的日子是一落千丈。不僅自己住的屋子被繼母巧立名目的給了自己的兒子,就連上學堂的機會也被繼兄裴小山奪去了。
因為繼母魏氏說了:家裏供不起兩個孩子讀書,而裴小峰已經上了五年的學堂,就是輪班也該輪到裴小山了。
裴父是一個字都沒有反駁,因為哪個都是他的兒子,何況他一直認為是自己虧欠了魏氏和裴小山。
就這樣,在裴家那親密無間的三口人眼中,裴小峰成了多餘的人。
經曆了繼母長年累月的白眼,與繼兄無數次的嘲諷,裴小峰磕磕絆絆的長到了十五歲。
到了說親的年紀,十五歲的裴小峰因為身形外貌肖似已逝的親母,成了附近的少女們心中最佳的夫婿人選。
而與裴父粗短身材一般無二的裴小山,卻鮮少有人問津。為此魏氏氣恨異常,適逢村子來征兵的,魏氏背著裴小峰就給他報名了。…
等裴小峰知曉的時候,已經不可更改。
帶著所有對裴家的記恨,裴小峰最後還是答應了。
但是他提出來一個條件,就是讓魏氏,把他報名當兵的銀子,一文不少的都給他,否則他就是當逃兵,也不會把這賣命的銀子留給魏氏母子。
魏氏剛開始聽了,當然不同意。本來她都打算好了,拿這比銀子給自己的兒子娶媳婦。
她不想給,難得裴小峰態度堅決。“不給,我就當逃兵。”
這年頭,誰家裏出了逃兵不僅要被連坐,還要出一個人把這逃兵的位子頂上。
魏氏哪舍得自己的兒子去當兵,才不得不吐出來,還沒有捂熱乎的銀錠子。
魏氏越想越氣,就站在院子裏開罵。
裴小峰就冷冷的說了一句:“你信不信我到了北境,就逃跑。”
聽了這句話,魏氏才算捂住了自己的臭嘴。
就這樣,裴小峰懷裏揣著銀子,毫無眷戀的離開了裴家去了北境。
新兵訓練的日子,因為他識字還有一些大膽的獨特想法,被長官青睞留在身邊做了親兵。
北境軍中的幾年摔打,他也迅速的成長為一名合格的軍人。
隻是每年的冬天,北戎人都會襲擊北境,就是為了搶奪糧草。
就算每年北境軍民都齊心抵抗,也難免會有疏漏。
去年冬天,又是北戎人的一場突襲,裴小峰為了保護主將,用自己身子扛下了敵將的重擊,傷了胸肺才永遠的退下了戰場。
白小蘭聽完裴小峰的故事,早已經心疼的忘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