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上周氏站在院子裏,踮著腳尖,手搭涼棚遙望著遠處山坡上向陽的一麵與齊氏說道:“磊子他娘,你瞧瞧那山坡上的白色是不是又少了一些。”
“娘的眼神真好,山坡上的積雪又少了很多。”
周氏見不是自己瞧錯了,是長舒了一口氣。“這樣山路就能露出來了,咱們終於可以回家去了。”周氏現在都已經暗下決心,以後堅決不能在冬天的時候來鬆嶺,來了就回不去。
齊氏與婆婆是一個想法,可是想想剛出生的大孫子,心裏那個美呀,誰都能瞧的出來。
周氏瞧見齊氏樂的合不上的嘴,就開口嘀咕:“就是咱們再想回去,也得過些日子才能回去。”
“娘,我曉得。”
齊氏說完,就與婆婆去了佟磊他們小兩口住的小院。前幾天楊翠雲剛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昨兒剛過的洗三。
出於私心,齊氏是想留下來伺候兒媳婦月子的,不然,就會覺得對不住兒媳婦和孫子。
可是想想家裏的事兒,她又有些不曉得怎麼辦才好。小二和小三兒以後也要留在鬆嶺,家裏還有那麼一大片田地,少了這兩個大勞力幹活,就自家那片土地,以後可怎麼辦?
唉真是愁人。
周氏看出來齊氏的為難,就開口說了自己的打算。“一會兒,我就讓磊子給家裏寫信,讓你爹和老大把咱們家裏的田地留下兩畝,夠他們父子倆種就行,剩下的田地就都佃出去。”
“娘,這樣行嗎?”
“怎麼不行?三個小子都留在鬆嶺了,你還指望老大和你爹他們父子倆能種多少田地?”
齊氏這回沒接話,因為她曉得指望公公和孩子他爹種那麼一大片田地,累死也種不完。
“以前咱們家就想著多置辦些田地,誰讓你會生呢,給咱們家生了三個大孫子。可是如今三個小子都想跟著他小姑父,尋一個好出路。那樣的好前程,可比種地強多了,咱們做長輩的當然是大力支持。”
齊氏聽了婆婆的話,心裏是舒坦多了。“娘,既然您這樣打算的,咱們就等著磊子媳婦兒出了月子咱們再回去。”
“嗯。磊子媳婦兒給咱們佟家傳宗接代,咱們說啥也得把這個月子伺候好了。”
“我都聽娘的。”
“走,咱們再去買兩隻雞。”
“嗯。”
婆媳倆樂嗬嗬的去了菜場。
……
今日京城裏也傳過來一個好消息,潘院使拿著北平郡王給的半張藥方和那粒風寒藥丸,竟然研究出來了一種治療風寒的藥粉,據說治療風寒的效果非常好。
皇上聽了是大喜過望,當時就賞了潘院使白銀五千兩官升兩級,潘院使就成了大燕國有史以來,唯一的一位正三品的太醫院院使。
潘院使也是個厚道的,就把北平郡王給的半張藥方和一粒風寒藥丸的事情也說了。
皇上聽潘院使說完也樂了,就笑著問沈諾,“王弟又為了我大燕百姓立了大功一件,朕都不知道該怎樣感謝於你。”
“啟稟聖上,這風寒藥丸並不是臣弟的功勞。”
“哦?那是何人的功勞?”
“回聖上,這風寒藥丸是鬆嶺縣令謝文安所敬獻的。”
之前沈諾就想過這藥丸一旦問世,一定會惹來世人的矚目。小四信上雖然沒有和他說這風寒藥丸的出處,可是娘給他誦讀的說明書的時候,他就猜到這風寒藥丸一定與謝依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