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平生最痛恨被人欺騙,趙家和雲長依合起夥來,把她蒙在鼓裏,她當然會給他們記上一筆。
言罷,馮兮和跟隨著太後,在眾宮人的圍繞下,緩緩往祭壇走了過去。
這回來太廟是太後特意在自己的六十大壽前,為著去年的雪災而舉行的一次祈福儀式,由禮部尚書阮昭明主持。
在太廟的祭壇前,已經擺好了各色瓜果酒炙和用紅綢布蒙著的待宰牛羊,一個雙人合抱的青銅香爐中,有沉水香嫋嫋燃出香氣。
周邊的菩提樹上,已由串成的金色鈴鐺將廟宇圍了一圈,鈴鐺的下麵,吊著的檀木牌上寫著當朝天子和太後對萬民的祝願,以及對寧國的祈願。
數不清的鈴鐺在旭日下,散發出金燦燦的光芒,讓一排排的紅線中心往下,形成一個恰到好處的圓弧。
風一吹,便有聲音“叮叮當當”得響,清脆的鈴聲帶給了百姓們希望。
據說,等祈福儀式結束後,就由皇室成員出去,將鈴鐺分發給百姓們,讓他們都能不約而同地感受到皇帝和太後愛民如子的心。
在太後到來之前,各路皇子皇孫,還有皇帝都已到達,阮昭明殷勤地在招待他們,並準備著各項事宜。
“參見太後。”等太後一到,他就馬上畢恭畢敬地迎了上去,躬身作揖,然而,當看到太後身邊的馮兮和時,他的臉就綠了,而後,偷偷地衝馮兮和使了個“你休要給為父丟人”的眼神。
馮兮和對他的眼神置之不理,向前望去,就見一眾皇子和臣子,以及皇後和四妃,已然在祭壇前站成兩排。
在京中的顧氏皇族成員差不多都已到齊,獨獨缺了顧時引,想來也是,顧時引從未將昌德帝和太後放在眼裏,如今缺席,更是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隻是,眾人卻是敢怒不敢言。
昌德帝沒有顯露出絲毫的窘迫之色,他身穿明黃色的龍袍,等阮昭明將太後迎入太廟之後,他率領著眾臣,請太後端坐於祭壇前。
當然,隨行的馮兮和也跟著太後一步步地行至祭壇。
她今日所穿的禮服是馮清玥熬了數個日夜,為她趕製的,在胭脂色繡湖色的十二幅湘裙上,有數朵纏枝蓮隱沒在其中,隨著她的走動,纏枝蓮便會若隱若現地流露出來。
由於馮清玥在絲線中加入了荷花的香粉,使得裙麵上的纏枝蓮會散發出淡淡的幽香,仿若在她腳步下,盛開的是真正的纏枝蓮。
一些臣子和貴族千金開始羨慕起馮兮和,多希望今日能夠引人注目的是自己。
在場的趙家人,看到以後,感覺臉仿佛在火辣辣地發疼。
趙貴妃雲鬢桃腮,妝麵精致,她身著由滾雪細紗所製的魚尾散花裙,刺繡處綴以數顆真珠,發間飾以碧蕊斜枝步搖,本是明豔動人,儀態雍容。
可是,看著馮兮和竟如此風光,眼眸中不由得冒出厲光,幸虧身側的華奴悄然提醒,她才斂起神態,垂眸撫摸著懷中的愛寵,一隻波斯貓。
這隻波斯貓是她弟弟趙初遠赴蠻夷小國時,為她帶回的,深得她的喜愛,也隻有她才有這樣的特權,能夠帶著愛寵來太廟。
其實,前些日子,她在昌德帝心裏的印象一落千丈,好在新來她身邊的小宦官華奴為她出了不少主意,又為她做了一種貼在肚臍上的香貼,讓她容光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