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大周朝堂,都已知道燕國九王爺做出了保證,必定會將燕國出賣大周軍的事情查清楚,給大周一個交代,所以他們的陛下白卿言決意回大都城等待燕國的答複。
但白卿言並未撤回駐紮在燕國邊界的大周軍,亦是未曾讓滅西涼的大周軍、白家軍和趙家軍折返,兩國隨時可能開戰的火藥味,連大都城的百姓都能嗅到。
不少百姓都未曾忘記過白卿言曾經在登基之後前往國子監,與國子監生員辯論之時,說過將來大周的目標和大誌是一統天下,故而百姓們倒是興致勃勃,到處都在談論此事。
多數百姓都說,他們的皇帝陛下此時打燕國是對的,燕國是一個極為堅韌讓人敬佩的國家,否則也不會從曾經要依附晉國才能存國的小國,一躍成為現在與大周並存於世之國。
百姓們覺得,燕國是那種……隻要稍稍給他們一點點機會,他們緩過來之後,便會成為最強大可怕敵人的國家,此事若不滅燕,將來要打燕國那必定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還不如現在趁著燕國本就有錯在先,一舉滅國,還占著人心和道義順理成章。
而少數百姓不解,不明白兩國為什麼不能共存,西涼已滅……兩國又是同盟國,相互修好停戰,讓百姓們和將士們都休養生息,豈不是兩全其美,何必窮兵黷武非要拚個你死我活,非要完成這天下一統。
不僅百姓,就連學子們也都氛圍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張和平共處。
白卿言雖然還在坐雙月子,也是聽說了國子監已經舉行了幾場清談會,讓有不同意見的學子們相互辯駁。
聽聞此事,白卿言心中倒是很安慰,不論是朝堂之上還是朝堂之下,她想要的就是這種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欣欣向榮之景。
讓百姓們都參與到國家大事的討論之中來,如此……才會使得他們更愛這個國家,他們上至君王下至百姓,才能齊心協力將這個國家建設的更好。
白卿言在翻閱姬後所留下的書籍時,非常喜歡姬後所言“還政於民”四字,要讓百姓自發的參與到國家大事之中來,集思廣益必定會讓一個國家更好。
而且百姓們若是都願意參與到國家大事中來時,這必定能說明這個國家的製度,至少是讓百姓們豐衣足食的,否則百姓們關心計較的都是溫飽問題,誰有這個閑工夫來操心國家大事。
而在此時,白卿言明白她為兩國合並鋪的路已經差不多,想必在蕭容衍到達燕都之後,慕容瀝也會對燕國朝臣宣布兩國合並之事,既然已經到了這一步……白卿言便也不打算瞞著呂太尉、沈司空、董司徒三人。
當天中午,太後召呂太尉、沈司空和董司徒,三人來到白府的木蘭閣時,倒是沒有多意外,之前白卿言還沒有登基之前,召他們來議事的時候就在白府的木蘭閣。
直到珍明行禮後領著三人進門,他們繞過屏風沒見到太後,反倒是瞧見了他們大周皇帝白卿言。
白卿言正跪坐在案幾旁看慕容瀝的來信,和韓城那邊兒秦朗送來的奏折,他們三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一臉意外,見白卿言朝他們看來……三人才連忙叩拜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