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的意思是,大周多半也不會成功?”燕太後忙問。
鍾行曉點了點頭:“微臣是這麼覺得的!而且我瞧著大周的新政之中有很多,也都是效仿當年姬後想要推行的新政,隻不過稍加改動罷了。”
燕太後點了點頭,其實大周的新政她也粗略的看了看,也發現了其中有許多是曾經姬後想要在燕國推行,但最後都失敗的國策。
“而且,微臣以為,太後也應該對陛下有信心才是!”鍾行曉的語聲柔和下來,連帶著對慕容瀝的稱呼也改變了,“阿瀝自小便不是一個沒有分寸的孩子,早慧且睿智,膽大心細,這些都是我們知道的!再說自打大周開始推行新政,大周的新政策略每天都有人往阿瀝這裏送,我聽阿瀝身邊伺候的太監說,阿瀝每一冊都會仔細閱覽。”
燕太後頷首:“這個我也知道。”
當初太後瞧著慕容瀝太辛苦,還去勸過,說大周不過是拾人牙慧,讓慕容瀝不必那麼用心的去研究大周的國策,隻要燕國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但慕容瀝每每都是嘴上答應,回頭還是會仔仔細細研究大周的國策。
“所以啊,阿瀝應當是研究過大周的國策必然是比不上我們燕國的,所以才敢遣使入周,想要與大周皇帝定下這樣的賭約,來救我們燕國。”鍾行曉眉目間染上笑意,“不過是阿瀝年紀小,又在朝堂之上被攝政王壓著,加上為了護衛太後這位母親,有些話不能明說,一著急就更說不明白了。”
燕太後手心收緊,心裏又是無限感動,雖然說自從他們母子上一次吵翻了之後阿瀝就再也沒有同她說過話,可阿瀝到底是她十月懷胎差點兒丟了命生下來的,阿瀝的心裏還是有他這個母親的。
阿瀝想出這樣的法子,也是為了維護自己。
燕太後將眼淚吞回去,轉而看向自己的兄長道:“我知道了,我回頭就去見阿衍,勸說阿衍接受阿瀝……以兩國國策定輸贏,合並一國的國策。說不準……阿瀝這一次能為我們燕國,不戰而得到大周廣袤富饒的土地,兵不血刃重新為我們燕國奪回大都城!這……也算是能名留千古之事了!”
“即便是有可能不戰而得大周,但……我們燕國還是要做兩手準備!”鍾行曉緩緩開口,“微臣在九王爺那裏說不上話,若是九王爺答應同意了陛下的法子,還請太後一定要勸著九王爺為了陛下,為了燕國,在兵力上早做準備。”
燕太後瞧著鍾行曉一臉真誠忠心的模樣,心中感懷,低聲道:“讓哥哥受委屈了!阿衍和阿瀝都年紀輕,總是信不過哥哥,但我知道……哥哥是真心為了大燕好!”
鍾行曉聽到妹妹這話,隻當妹妹是因為先帝慕容彧的緣故,單純的還相信九王爺慕容衍是當初在慕容彧麵前的那個慕容衍,他也不好過多和妹妹做爭辯怕引起妹妹的反感,便將自己的姿態做足,連忙後退三步,長揖朝燕太後一拜,裝作語聲哽咽的模樣開口……
“能為燕國盡忠是微臣的本分!隻要太後能相信微臣……微臣就死而無憾了!”
“哥哥長快快請起!”燕太後忙將自己的兄長扶了起來,“我知道哥哥的忠心和無奈,也知道阿瀝和阿衍對哥哥的防備,日後我一定會多多勸勸阿衍和阿瀝,讓他們知道哥哥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