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九百人,秦峰親自召見。並為他們提出一條額外的晉身途徑,就是加入教育部,去鄉間教化目不識丁的百姓和他們的子孫,有成績者,就可升官。
其中四百寒門士子從小窮苦,對待百姓就很好,所以在秦峰的感召下,他們都欣然前往,選擇留了下來。
然而教育泥腿子,士族士子不屑一顧。這幾日冷靜下來後,紈絝秉性爆發,早忘記儒林大會的豪言壯誌,這五百士子,就此各回各家。
秦峰對此也無所謂,寧缺毋濫,這些人走了也好,省的出現摧殘祖國未來花朵的禽獸教員出來。並且有了這四百寒門學子加入教育部,秦峰已經可以全麵開始教化萬民的大計。
於是乎,北地各郡縣地方官爭相相仿,也從地方上挑選出教員。秦峰的治下,終於每個鄉都有了學堂。
緊跟著就是殿試,最初被百官推舉為孝廉的大家士子,竟然隻有十人進入了殿試,才占據十分之一的名額。這讓百官極其丟人現眼,秦峰趁勢再次提出廢除了之前百官舉薦孝廉的製度,而是以科舉來選拔新的官員。
雖然百官還是反對,但在喝了茶後十分聽話的漢獻帝的幫助下,依舊通過了這項改變未來朝廷格局的科舉製度。秦峰後來根據記憶,對科舉製度進行完善,分科取士,這是後話不提。
殿試策論,秦峰親自出題,以當今天下大亂為題,讓諸位殿試的學子出謀劃策。
魯肅提出三分天下,此三分為北方,江東,蜀中。提出積蓄力量,尋找機會,統一中原,再扼製漢中奪取雍涼。進而得隴望蜀,與江東平分長江天險後,收楚地最終統一天下。
法正提出合縱連橫,挑撥諸侯,行兩虎相爭,驅虎吞狼之計策,加快統一的步伐。
諸葛瑾提出極力發展內政,以雄厚的國力為後勤保障,壓迫國力不濟的諸侯,從而形成軍備競賽,擊潰他們的根基,為軍事創造機會。
秦峰得到這三篇策論後大喜過望,他整合了一下,與眾位軍師商議後,就得到了今後發展的方向。總的來說,就是對諸侯挑撥離間讓他們彼此消耗,我方則坐山觀虎鬥,全力發展內政。先取中原,再占據三輔、雍涼之地,最終南下,席卷蜀地,江東。
於是秦峰欽點魯肅為狀元,法正為探花,諸葛瑾為榜眼。
之前的秦峰雖然掌控朝廷,但目前還不能明目張膽安置手下為九卿三公。所以徐庶等軍師一直在軍機處工作,在暗處輔佐秦峰掌控朝廷。後世的曹操乃至曹丕稱帝前,他們的手下也是如此。
然而魯肅三人就不同了,他們是正經八百考上來的,就有了名目。所以,秦峰就此表魯肅為廷尉,諸葛瑾為光祿勳,法正為少府,位列九卿。這三個職位,分別隸屬與三公,秦峰就此在朝堂明麵上,也有了自己的親信。
剩餘的九十餘人,秦峰扔出去十名士子後,便將其餘等人收入囊中,安置與朝廷任千石到幾百石的官位不等,就此加強了對朝廷細微之處的掌控。
於是,狀元帶領眾位高中學子,獨拜秦峰後,騎馬巡街。鄴都萬人空巷觀狀元郎,齊聲高呼秦峰萬歲,終日不絕鄴都。
天下第一次的科舉考試,就在萬民的歡呼聲中落下了帷幕。
夜深人靜的臨時皇宮,漢獻帝躲在被窩裏,瘋狂砸著床。心中咆哮著:“奸臣秦子進,吾大漢的這些賢才都被他拿去了,他這是要亡朕的大漢啊!”漢獻帝對秦峰的野心,心知肚明, 然而他又如此的無奈。
這時候,門外有些響動,漢獻帝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急忙伏在床上,作出熟睡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