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第423章 昆少恐成最大贏家(1 / 2)

一個多小時之後,柏林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現場終於坐滿了人,時間也到了晚上七點,隨著一位不甚漂亮的女主持人在掌聲中登場,頒獎典禮也就正式開始了。

與百花獎的頒獎典禮上還有表演嘉賓不同,柏林電影節並沒有出現表演環節,而主持人也就隻有一位。

不過,這位還挺能說的,上來就是劈裏啪啦地說了五六分鍾的英文,搞得昆少、梅濤和童湘玉這幾位隻能聽了個寂寞。

等到了第六分鍾時,在女主持人的召喚之下,一位花白胡子的老頭這才拿著一張小卡片接管了舞台。

老頭也沒有那麼多廢話,上台之後直接就用英文宣布道,“獲得第七十一屆柏林電影獎最佳處女作的電影,是來自波蘭的電影《管道》,有請《管道》的導演大衛.芬克夫上台領獎,另外提一句,腐國導演的處女作《果體動物》也很不錯,不過,最佳處女作獎杯隻有一座,所以很遺憾。”

在掌聲中,《管道》的導演大衛.芬克夫很快就小跑著走上了舞台,老頭則從同樣是剛走上舞台的司儀手中接過獎杯,而後交給了他,“恭喜!”

大衛.芬克夫捧起獎杯之後,擁抱了白胡子老頭之後,便神情激動地發表了獲獎感言。

頒完最佳處女作獎之後,接下來就是水晶熊獎和水晶熊最佳短片獎、新生代青年單元的最佳影片和最佳短片獎、新生代兒童最佳影片獎、最佳紀錄片獎、費比希獎和泰迪熊獎。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 眾號【書友大本營】 看書還可領現金!

以上這些獎項基本都是頒給電影的,上台領獎的基本也都是導演。

直到新增加的遇見單元,才終於出現了最佳導演的獎項,——上台領獎的當然也還是導演。

不到一個小時,二十多個獎杯就在沉悶中被頒發了出去,而每頒出一座獎杯,正在觀看現場直播的亞洲人,就對這屆柏林電影節更多了一分厭惡。

因為,盡管來參加這一屆柏林電影節的一百八十部影片中,有近一半的電影出自亞洲,而被提名的三十多部電影中也有近半的電影出自亞洲,但已經頒發出去的二十多個獎杯中,卻隻出現了一個亞洲麵孔而已。

按理說,參與評審的評委也有近半是來自亞洲的啊,怎麼能做到差一點全軍覆沒的呢?

黑幕?

反正,正在看著直播的國人,是對這一屆的柏林電影節評審們,是充滿了腹誹的。

值得一提的是,拿到這二十多座獎杯的唯一的亞洲導演,也就是來自寶島的導演張瑜上台領泰迪熊獎杯時,他所說的感謝詞竟然全程都是華語。

而現場能聽懂華語的人不超過三十位,也就是大概百分之三左右的樣子,而且這些人還都是分散就坐的。

場麵一度很尷尬。

但在國內的正在看現場直播的吃瓜群眾看來,這就很酷了。

“張瑜好樣的,粉了粉了!要是最後的‘謝謝’也用華語說,就更完美了。”

“不會外語又如何?不會說外語,照樣可以獲得諾貝爾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