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事了拂衣去(1 / 2)

吳倫因為要長期教劉繼祖,於是在三年前看到劉繼祖有潛質後就把家從忻州另一個縣搬來這裏,並挨著田先生的花園蓋了套普通一進的宅院住,對外就說是田先生的遠房外甥來投靠。吳倫身世很可憐,十歲時家人遇到了山賊都被殺了,辛虧被他師父碰巧遇到,殺了那些山賊,後麵還收了他做徒弟。

他的夫人不是江湖中人,而是吳倫家鄉一戶普通農家的女兒,年輕時長得溫婉秀麗,現在稍微有些發福,為人很隨和。吳倫機緣巧合下救了她,兩人於是成婚。結婚後的吳倫收斂了很多,行事更為低調,也不怎麼去接那些報酬高的任務了。隻是因為欠了田先生的恩情,一直沒能報答,再加上佩服田先生的學識,願意和他交往學習,所以在教劉繼祖之前,每年都會來田先生家住一段時間。

吳倫一共有兩個兒子,老二是練武的材料,吳倫把他交給了自己熟悉的一個師弟教導,現在已經出師在給師門交學費。老大不適合練武,也不願意學文,吳倫就拿出些錢,在老家給他置了房買了地,在家守著他的嶽父母務農過日子,也算替他們盡孝了。這些都是劉繼祖後來慢慢相處久了才知道的。

劉繼祖開始了新的訓練,訓練內容進行了較大調整,除了常規的體能訓練外,增加了很多特殊的訓練器械與訓練方法。特別是呼吸吐納方式,發力方式,身體特殊部位的訓練,以及這些技巧相互之間的配合等等。

其他的訓練都不算難,最讓劉繼祖難受的就是吳倫在他身上綁了很多負重袋。睡覺都不準他卸下來,十分難受,而且負重袋越來越多,裏麵裝的東西也越來越重。劉繼祖咬牙忍受,從最開始難受到無法休息到後來的習以為常,慢慢適應了下來。

山中無歲月,轉眼又是七年時間過去了,劉繼祖已經長成了大小夥子。由於營養跟得上,鍛煉又勤,又繼承了家族的優良基因,已經長得和他父親劉柱差不多高了。估計照著這個趨勢長下去,再過兩年會比他祖父還要高還要壯。

但這種強壯又不同於他祖父和父親那種莊戶人家長期勞作鍛煉出來的體型。而是和師父的體型類似,渾身肌肉勻稱協調,骨骼強壯結實,身材挺拔健碩,精神飽滿,神清氣爽。甚至經過長期的鍛煉後,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改變。

這段時間,除了常規的教學內容,田先生還教了劉繼祖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比如簡單的醫術,他遊曆過的地理風俗,甚至農桑經濟、邊境戰事、朝堂往事等,大大豐富了劉繼祖的知識,開闊了他的眼界。他還在田先生的幫助安排下考取了秀才功名,他家借機把田地掛在了他名下,一百畝田地以內可以不交賦稅、免除徭役,大大減輕了家裏的負擔。而且他還可以以遊學的名義在全國各地自由走動,不用到官府開過所,就能享受到江湖人的待遇,這在那個時代實在是太方便了。

吳倫對此也十分羨慕,他說江湖人都是靠官府開的過所、度牒或門派簽押的文牒才能到處走動,但靠這些東西進城很容易暴露身份。而秀才身份卻不同,不僅不會受到懷疑,還處處受到優待,實在是讓人羨慕。

但能考取秀才的又有幾個願意或能夠去混江湖呢?能學好一樣已經不錯了,文武雙全的是很罕見的。劉繼祖是因為有前世記憶,學習文化知識對他來說不算負擔,因此學起來才比較輕鬆的。

他的兩門武技都已出師,現在即使綁著負重袋,他的動作也極為迅速,遠超常人,等脫了負重袋後速度就更快了。由於長期練拳,他的手明顯比常人粗壯,握拳後骨節突出,上麵居然結有厚繭。在和師父對打時,拳力充盈,虎虎生風,配合著迅捷的步法腿法,招數快到讓人看不清。力量也極大,真的猶如一頭洪荒猛獸在搏鬥。

除了兩門武技以外,劉繼祖還央著吳倫教了他一點暗器技法,雖然學的不係統,一次隻能丟一枚石子。但為了不破壞規矩,隻能教這麼多了。用這個打人有些困難,但用來打獵挺不錯,劉繼祖也是以這個為借口說動了吳倫教他。

吳倫這時畢竟已經五十多歲了,力量和速度都有些跟不上他了。必須穿著護臂和內甲,靠著經驗和其他武技配合才能和他打個平手。但即使穿著護臂和內甲,每一次激烈的肢體碰撞,也都給吳倫帶來很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