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他們又商量了好半天,終於規劃出了住宅的樣式。
大家一致還是喜歡木石結構的房子,這樣的房子住著舒服。房間布局也變化不大,他們借鑒了書院給外麵弟子建的那些房子的布局來建造,隻是整個宅院的麵積要比書院那個大不少,畢竟這裏的空地多的是。
所有的宅院都是坐北朝南,一間堂屋,兩邊各有一間耳房,這是主屋。主屋前後各有一個院子,前麵的院子裏左邊建有一間廚房,右邊建一間廂房,中間是內院,對麵是院門。院子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自行歸置,門外就是石板路和水渠。
後麵的院子裏,一角建茅廁,並連接有下水道,旁邊配水池用於衝水。另外一角建一個棚子,用來飼養畜禽或堆放雜物,其餘的地方可以用來養花、種菜或做成練武場。
侯懷穀還提議在後院加個後門。
但馮定坤不同意,“這裏全是咱們自己的地盤,自己家房子還要後門幹嘛,無為穀的房子不是也沒有建過後門嗎?”
侯懷穀卻說道:“馮師弟,咱們可還有很多非常厲害的仇人啊!萬一他們要突然打進咱們莊子裏怎麼辦?雖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馮師弟難道忘了無為穀的上善營是怎麼無聲無息間就把你抓走了嗎?”
馮定坤聞言一愣,嗯了一聲,“侯師兄說的有道理,要是被他們知道了咱們的下落,那幫人確實有這個本事無聲無息地潛進來。”
侯懷穀朝他點點頭,“這就是了!咱們可千萬不能大意,除了每家每戶都要修一道後門以外,咱們還要多掛一些警鈴,除了在外圍和莊子裏的警戒點掛上外,每家每戶也必須在順手的地方掛這麼一個鈴鐺。
這樣一來,即使敵人悄無聲息地突破了咱們的外圍和莊子裏的警戒點,殺到莊子裏來。隻要這些敵人在行凶過程中被咱們莊子裏的任何一個人及時發現了,他隻要能第一時間拉響警鈴,這樣周圍的人就能提前發現危險,從而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大家隻要聽到一個警鈴響,順手的就一起拉響,然後立即從後門逃走。咱們在每家每戶的後門再單獨規劃一條小路,這條小路和大路要不相連,直接通往後山爭鳴頂。而大路等咱們建的差不多時,就人為切斷通往爭鳴頂的通道,這樣走大路的敵人因為不知底細,就無法順著大路及時追上我們,我們就有了逃上爭鳴頂的時間了。大家說我這個主意怎麼樣?”
大家聽了,無不對侯懷穀的想法讚不絕口,所有人對這個設計都很滿意。
宅院設計好了之後,他們計劃先造出一套宅院出來看看實際效果,根據這個房子的效果再進行調整修正。
建房的材料他們已經準備了很多,隻不過需要他們一點點的把那些材料運過來。
人多力量大,這根本不算問題,這套宅院隻用了七天時間就建成了,比茶館建造的速度還要快。
這主要也是因為前期的材料已經準備好了,不用現時到處去買,修路時房子的地基也清理了出來,這就節省了很多時間。再加上幹活的人更多,這也是第二次蓋房子,各種技術更加熟練,因此用時更少。
宅院建好後,所有人都來參觀,對新宅子都非常喜歡。特別是那些孩子和跟著蘇孟奇留下來的那些人,他們出身都是貧苦百姓,家裏很多隻有一間草屋,哪裏住得起這樣的房子!現在劉繼祖說所有的人都可以住上這樣的房子,讓他們怎麼能不高興。這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生活啊!
因此劉繼祖帶著的這個團隊,最死心塌地跟著他的正是這些人。而那些武者多少都是有些想法的,他們都是樂知書院和無為穀出身,都是見過大世麵的,他們離開無為穀和書院大多也是被逼的。
畢竟他們很多人連學費都沒交清,更沒有交那一萬兩銀子和宗門脫離關係。這就已經觸犯了門規,等於是和書院以及無為穀撕破了臉。他們也沒有更好的去處,開始時隻是想跟著龍長老、侯懷穀、馮定坤等人一起闖蕩一番,共同對抗書院和無為穀。
他們各個都有一身本領,從來沒想過要這樣一輩子隱居起來,所以來到這個山穀時,他們更多是把這裏當成了一個避難所。雖然後來侯懷穀和馮定坤發現了爭鳴頂,這裏成了一塊福地,他們的心態有所改變。有些人也確實想著把這裏當做自己的家園來看待,但他們畢竟和那些窮苦百姓出身的人不同。他們身懷絕技,都有一顆不甘於平靜的心,早晚是要出去闖蕩的。
對此侯懷穀看的透徹,他和劉繼祖說過好幾次這個事。
劉繼祖也在想,這些人確實不適合長期放在山穀裏,如果不給他們找些事做,早晚是會出事的。最輕微的影響可能就是離開了,而且他們要走也沒人能攔住,何況他們還製定了族規,允許族人離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