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第一百八十一章 步入正軌(1 / 2)

為此,劉繼祖又召集了長老會,大家對其進行了修訂完善就開始施行起來。

首先是薪酬規定,按照族規,所有參加勞動的人都有酬勞。族長每月十兩銀子,副族長每月八兩銀子,長老每月五兩銀子,年滿十五歲的成人每人每月二兩銀子,年滿十二歲參加勞動的小孩子每月也有一兩銀子。他們還規定,有超出所在各部安排的工作內容的還有額外的錢發。

族裏還補發了前麵幾個月的酬勞,這可把大家都樂壞了。族裏的這些福利待遇雖然表麵上還是比不上三宗門,但他們現在的衣、食、住、用、行、看病、上學都不要錢,實際上折算下來一點都不少。

任務獎勵方麵,他們則根據任務的難度簡單分為了三等。他們先對任務進行了界定,首先明確各部安排的日常工作不算任務,那是工作,隻領取薪酬。

任務是指任務處設置的,超出了日常工作範疇,且有一定難度和危險的工作。

其中三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兩銀子,二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十兩銀子,一等任務完成,每人獎勵五百兩銀子,雖然沒有書院的任務等級多,也沒有書院的任務酬金高。但百家莊現在總共還不到兩百人,規模有限,錢也不多,況且也不接外麵的任務,都是族裏自己派的任務,因此等級沒有搞的太複雜,酬金金額也不算高。不過大家還是很高興,尤其是出去執行任務的那些武者和長老們。

上次跟著龍長老處理金銀器和古董的人,以及跟著吳倫去尋找楊勝武的人,都按照二等任務給予了獎勵。

後麵跟著劉繼祖去搶回被搶的金銀並報複了止戈城和拍賣行二掌櫃的任務則是按照一等給予了獎勵。

另外對於每個任務中做的多的,貢獻大的他們還多獎勵了五百兩,比如追蹤有功的劉亞夫、尋寶有功的李巳、小心謹慎的劉瑾、日夜兼程送信的潘光達和舍命救人的毒武者黃祖光。

這次雖然發出去了不少錢,但從上到下,大家都認為這是應得的,對於穩定廣大武者極為重要。拿到錢的那些武者都是喜出望外,因為即使在三宗門裏,完成類似的任務也不一定能拿到這麼多錢,何況以他們的年齡,大多還在交學費。

至於撫恤,他們規定,凡是為宗族事業犧牲的,宗族會為其舉行隆重葬禮,妥善安葬,並在宗祠裏為其樹立牌位,除、清、九、盂四時祭掃供奉。如有父母、妻兒,族裏為其準備一千兩銀子的撫恤金,願意來百家莊的,由族裏負責接來奉養,不願意搬來的再給五百兩銀子的安家費。

這些規定的施行,使得百家莊各個階層的成員各取所需,大大穩定了整個隊伍,其中:

長老們有了穩定的收入,崇高的地位和體麵的工作;

武者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有了預期的收入和實現自身價值的途徑;

不會武技的成人們有了舒適的房子,安身立命的事業和人身財產的安全;

那些孩子們則有了良好的教育、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奮鬥的目標。

等大家都按照新的規定領到了錢,各個臉上都是笑開了花,都想著趕緊出去逛逛街買些東西。

但因為現在莊子裏實在太忙,根本沒一點空閑時間。所以大家都催著範成趕緊把雜貨鋪建起來,這樣他們就可以委托雜貨鋪幫他們買東西了。

於是範成就組織人先蓋起了雜貨鋪,他們把祠堂旁邊的一塊地改成了庫房和雜貨鋪,前麵是雜貨鋪的鋪麵,後麵是族裏的庫房。

雜貨鋪先建了起來,隻用了三天時間,樣式就仿照周邊最普通的鋪麵房,配套著就做了櫃台和貨架。

庫房相對慢點,因為建的比較大。他們生產、采購的大量物資,都要存放在這裏,還要做到安全、通風、防潮、仿鼠、防蟲,防火。

為此,劉繼祖又召集了有經驗的人開了一次會,才把庫房的樣式定了下來。

庫房一共三間,和前麵的雜貨鋪正好構成一個四合院的結構,三間中最大的那間用來存放糧食和吃的,另外兩間,一間用來存放各類生活用品,另外一間用來存放武器、裝備、藥物等戰備物資和金銀等貴重物品。

在雜貨鋪的後麵他們還建造了工作間,作為戶部的辦公地點,有人全天守在那裏,既作為守衛也作為管理人員。

在建造過程中,他們還在地基和牆壁內使用了石灰、花椒來防潮、防蟲,地麵和牆壁內側鋪了石板防鼠,房頂留了小洞通風。為了安全沒有開窗戶,門也做的比較堅固寬敞,方便搬運貨物。

與此同時,他們也把養雞場、養鴨場、養羊場、養豬場、養馬場、養牛場和釀酒作坊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