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第二百二十四章 祭旗誓師(1 / 3)

楊勝武見時間也不早了,說道:“我看咱們這裏的事商量的差不多了,事不宜遲,那咱們就分頭行動吧。倫兒你要把太守府裏裏外外都仔細檢查一遍,不漏死角,重新安排守衛事宜。傳宗和連師侄你們一起準備好後麵的事,明天傳宗露完臉就立即上路,你們務必要做好保密工作,避免被人跟蹤。毅兒你這就去把家眷接來並準備好行李,然後安排一隊信得過的手下負責護送,明天他們先和連師侄等在北城,等傳宗南城的事做完,並做好準備就去北城與他們會合,後天再一起出發。我和孫先生一起準備明天的行刑事宜。”

由於時間很緊迫,眾人聽了都立即行動了起來。

第二天上午,劉繼祖和連長老就已經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車馬、武器、行李、吃的,用的、錢糧都準備的很充分,劉繼祖還在楊勝武的協助下也準備了一個易容包,就穿在他百寶囊的皮帶上。木毅也把自己的妻子和兒子接了來,並安排張遠帶了二十個身手好的士兵著便衣跟隨保護,連長老帶著剩下的兩個影武者也和他們彙合到了一處。

吳倫則帶著連長老撥給他的六個人安排太守府的守衛事宜。為了加強太守府外圍的監控同時不妨礙聯絡點的工作,吳倫決定把聯絡點搬到了南城太守府旁邊,依然是偽裝成成藥鋪。吳倫安排了兩個影武者在這裏駐守,剩下的四個則在太守府內駐守,隨時有兩人扮成親兵跟在木毅左右貼身保護,他和楊勝武兩人則一個在成藥鋪負責外圍,一個在府內負責內部。

木毅也在楊勝武的建議下,把原來負責北城茶館和南城那些暗裝的便衣士兵重新安排在了太守府的四周,同樣偽裝成不同的商鋪生意人,全方位不留死角十二個時辰地監視著太守府外圍的風吹草動。

這些是在暗處的部署,明麵上木毅還加強了太守府外邊的守衛力度,前門、後門、圍牆內外、周邊路口、府內巡邏、夜間警戒都增加了一倍的守衛,並安排甘平和張進兩人一內一外當值負責。

這樣安排下來之後,大家才稍微有些安心,然後楊勝武還要和孫起一起把法場布置好,並準備好新的旗幟,因為明天那就要行動了,因此隻能連夜趕工才行了,好在他們現在既不缺人也不缺錢,因此準備的還算順利。

劉繼祖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後,就過來找到楊勝武和孫起,幫著他們一起布置法場,十點左右,木毅也趕來了,他們幾個又碰了個頭,把整個活動的流程和內容又商議了一遍,就基本定了下來。中午時分,他們就在木毅的帶領下一起來到了法場,整個法場這時已經準備就緒了。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到整個行刑過程,他們特意把法場搭在了南城外軍營的演武場,那裏十分開闊,容納個上萬人都綽綽有餘。孫起讓人在原來旗杆的位置前搭了一個一人多高的行刑台,那裏最為醒目,方便百姓和士兵觀看行刑。為了節省時,他們沒有再做單獨的監斬台,而是將行刑台分為了兩層,下層是行刑所用,上層是監斬官所在。

在行刑台後麵豎著五根旗杆,最中間的最高,其餘四根略矮,以前這裏隻有一根旗杆,就是最中間那根,掛的是襄州城城守的旗,後麵這四根是他們連夜豎起來的。現在城守旗已經換下,掛了五麵新的旗幟上去。

中間的旗幟是火紅色的,上麵繡著一個大大的黑色古體‘李’字,旗幟四角繡的是‘火德星君’四個小一些的黑字,旗幟四周還有火焰一般的金色花紋。右邊的第一麵旗幟也是紅色的,上麵繡的是‘紅巾軍’三個黑色大字。右邊第二麵旗幟是黃底紅邊,上麵繡的是‘替天行道’四個大字。左邊第一麵旗幟黑底紅邊,中間是一紅色的大圓圈,裏麵繡的是火紅色的朱雀。左邊第二麵旗幟也是黃底紅邊,和右邊第二麵旗形製一般,裏麵繡的是‘吊民伐罪’四個大字。

孫起指著這五麵旗幟對劉繼祖幾人介紹道:“這就是咱們以後的旗號了,李字旗是您的帥旗,代表這支隊伍的首領是李傳宗,也代表您是火德星君轉世,以後咱們暫時都稱呼您李將軍了。”劉繼祖聽了有些不好意思,心想自己當書生,當武者都心安理得,但做將軍確實有些名不副實,於是趕緊謙虛了幾句,笑著讓孫起繼續介紹其他旗幟。

孫起笑著繼續介紹道:“右邊的紅巾軍旗是咱們的軍旗,展示的是咱們這支隊伍的名稱,左邊的朱雀旗展示的是咱們的軍徽,至於替天行道旗和吊民伐罪旗,那是咱們這支隊伍的口號。這是我和楊老前輩根據那天咱們開會定的名稱,一起商量出來的,諸位看怎麼樣?”

木毅很滿意,劉繼祖笑道:“比我想的還要好!”

為了確保安全,他們還專門在演武場的東門、南門、西門設置了門禁,要進演武場去觀刑的人隻能走這三道門,北門是專門給士兵出入的,不允許百姓進出,劉繼祖他們就是從北門進來的。而且所有來觀刑的人都必須搜身,不準攜帶任何兵器進來,以免發生危險。即便如此,來觀刑的人也是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很多人甚至是昨天晚上就開始排隊等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