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三個對策都不是完美的,都存在問題。第一個對策就是自欺欺人!自己根本沒時間去處理留下的氣味,憑著狗的嗅覺肯定能找到自己。聽那個大漢說,他們還有半個時辰就能趕到這附近,因此那些人應該還沒有過河,但待在這裏就是坐以待斃,因此這第一個對策並不是很理想,也不符合他的性格特征。
第二個對策聽著相對容易些,但也有很多問題。首先是自己這樣行動會不會被發現,這裏可是有九個頂級高手在!其次是自己這樣往林子裏逃,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會被獵犬發現,並一直跟在自己後麵。
當然自己可以在逃亡的路上撒猛獸的糞便,從而幹擾獵犬的嗅覺。但這種幹擾在那些粉末起效的前提下也隻能影響到天亮,等天亮後,匠監就能發揮他們的作用,從而把獵犬帶離有猛獸糞便影響的區域。
而自己隻有一小瓶猛獸的糞便,也就是說隻能用一次,後麵還是會被他們發現並緊追不舍。這個對策還有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自己對這附近的山區並不熟悉。他在山裏逃亡過也住過,知道逃進深山容易,在裏麵如何生存下去才是難題!
現在天氣依然寒冷不說,自己的食物怎麼解決?春天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靠打獵嗎?自己雖然會一手暗器,也會射箭,但這些本領和打獵是兩碼事。再說了,在被人追殺的情況下,自己有時間打獵嗎?就算打到了獵物也不能生火,難道生著吃嗎?
另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飲用水的問題。這裏的水雖然沒有什麼現代汙染源,但並不代表什麼水都可以直接飲用。劉繼祖自會說話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喝的水都是煮開過的,在條件不允許時,他也是隻喝幹淨的活水、井水,從不喝死水。
他知道喝髒水是會生病的,在沒有現代醫學的年代,後果是會致命的。而且在被追殺的情況下,自己又怎麼敢生火,燒水,做飯。因此他雖然沒有立即就否決掉這個選擇,但他覺著這個辦法隱患太多,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難題,除非他能在逃亡途中盡快把這些人都殺死。
第三個對策也有問題,那就是自己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如果自己沒完成預期目標,比如沒能把所有的馬都刺傷,或者被高手及時攔住了,又或者對方把老虎放了出來對付自己等等。那樣的話,自己要麼根本跑不了,要麼即使上馬跑了,他們也會騎馬在後麵追,等追到道界附近時,自己還會被等在那裏的三十個武者攔截。
那時候自己人困馬乏,人家前後夾擊,自己就真的插翅難飛了。到時候就隻能和他們拚命了。但自己沒有後援,沒有補給,體力沒辦法補充,根本就無以為繼,萬一受了比較嚴重的傷就更麻煩了,連最基本的醫療都沒辦法保障。
到底怎麼辦呢?劉繼祖已經沒有多少時間能浪費了,他將這三個選擇又快速地在腦子裏過了幾遍,權衡再三最後還是決定采用第三個對策。這個辦法雖不是最安全的,但隻要他完成了預期的目標,將這些馬都刺傷,那他就能利用馬的速度甩開後麵的追蹤。
至於對方的阻止、攔截,劉繼祖也想好了,隻要那九個人不能及時追過來,他就並不是太擔心,他對自己的武技還是有信心的。而那九個人距離這邊有一定的距離,跑過來是需要一點時間的,自己可以用虎杖裏的暗器、弓箭甚至隨風逝來阻擋他們,為自己爭取一點時間。
而且對方這些人不清楚自己這邊的情況,以劉繼祖對他們這類人的了解,這些人對自己的命看的比什麼都重,他們絕不會輕易涉險,就好像今天中午他們過河時那樣。而那些人還隻是這九個人的手下,都不肯冒一點險,這九個人作為純血弟子,那就更不會幹這種愚蠢的事了。
因此劉繼祖冒險賭了一把,他賭這九個人不會立即過來攔截自己,至少在形勢明朗之前不會。而外麵這二十四個人隻要不是相互配合著一起來攻擊自己,劉繼祖就並不太擔心。而從他們之前的站位和談話看,三宗門之間的關係並不好,甚至矛盾重重,他們怎麼會相互配合呢?
這些都是劉繼祖選擇第三個對策的原因,隻要他能順利進入京畿道,到時候再利用猛獸的糞便幹擾了獵犬的追蹤,然後再換匹馬或換輛車,就能一並擺脫匠監的追蹤,那自己就又會消失在他們麵前。到時候,自己再想辦法慢慢離開京畿道,那才算是徹底地擺脫了他們的追蹤了。
劉繼祖不敢再耽擱,因為時間拖得越長對他越不利,因此在快速地拿定主意後,他立即就行動了起來。劉繼祖先輕輕地拿開了蓋在自己頭上的枯枝,然後將虎杖拿在了手裏,並在落葉裏將尖刺旋了出來。劉繼祖一手拿著虎杖,慢慢從落葉裏爬了出來,並像蜥蜴一般輕輕地爬向停著馬車,拴著馬匹的空地出口那裏。
劉繼祖藏身的地點就在出口附近,距離拴馬的地方並不遠,因此很快就爬到了最邊上的馬車旁。但還沒等他動手,就聽到了一聲極為尖銳的女子尖叫聲,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劉繼祖瞥了一眼,發現是薑夢在叫,她正一邊尖叫一邊指著自己這個方向,看來自己被提前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