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都很順利,這條路兩邊同樣有很多駐軍,光軍營劉繼祖就發現了四座,規模都很大,又讓他想起了邯鄲城外那看不頭的兵營。劉繼祖猜測這有可能是禁軍的軍營,而按照之前木毅和孫起的介紹,禁軍是整個大周實力最強,士兵最多,裝備最好的軍隊。
大周吸取前朝末期軍鎮割據的教訓,采取了強幹弱枝的政策,除了幾大軍鎮以外,地方駐軍極少,僅能維持基本的城市防務,而地方武官也受製於地方文官。因此大周的軍隊主力就是禁軍和邊防軍,但各地的邊防軍加起來才和禁軍數量持平。
整個京畿道不算四關的駐軍,光是禁軍就有三十萬人,如果再加上四關及道內各個城市的守軍,整個京畿道有差不多五十萬的駐軍,這幾乎已經是整個大周軍隊的一半了。劉繼祖有了破宗之後,雖然恢複了受損的自信心,但他早已不是以前的毛頭小子,以為自己天下無敵就看不起訓練有素的士兵。
劉繼祖有過實戰經驗,江湖高手在單打獨鬥方麵確實有些優勢,但真正上了生死拚殺的戰場時,這種優勢就不明顯了,而江湖中人如果不團結的話,甚至敵不過同等數量訓練有素、紀律嚴明、裝備精良、配合默契的士兵。
而江湖中人雖然總數不少,卻分散在全國各地,且屬於不同的江湖派係,彼此之間勾心鬥角,爭權奪利,很難團結起來。劉繼祖早就認識到這一點,江湖中人並沒有自己以前認為的那麼厲害。單個武者武技再厲害,也敵不過人多心齊,對吳倫曾經的告誡,劉繼祖現在已經完全認同了,這也是他為什麼考慮再三之後才決定跟蹤岡雄進入京城。
另外,劉繼祖還發現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現象,那就是他沒有發現以前在山西道、河北道、山東道經常遇到的那類軍官敲詐勒索的現象,士兵相對守紀得多。至於百姓窮困倒是和其餘幾道相差不多,隻是由於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水源充分,又有鄭國渠這樣的大型水利工程,顯得相對好一些。
但這裏也像其他道一樣,土地兼並極為嚴重,最早在四義莊時,劉繼祖就從一個客棧掌櫃的那裏打聽到了這樣的情況,現在戰亂四起,不斷加稅使得這一情況更為嚴重,京畿道的土地已多為京城和各地的權貴所有,自耕農已經很少了,大多農民都已淪為佃戶。而且由於大周承平日久,人口增加較多,很多失地農民找不到其他謀生渠道也淪為了流民、乞丐甚至強盜、山賊,隻是程度沒有江南、江北兩道那麼誇張而已。
劉繼祖趁著岡雄的商隊休息時,又看了看官道上的情形。由於這條道路比較平直,使他能夠看到道路前後很遠的距離,他發現這條路上的商隊數量非常多,不少商隊的規模也很大,而外國的商隊幾乎占了一半。
劉繼祖結合昨天岡雄等人說的那些內容,知道這是來京城西市進行貿易的,他們同時還運送來了大量的進口糧食。這表麵上是好事,誰知道竟然包藏了這麼大的禍心,看來反常之事絕對不是好事,以後要千萬牢記才行,天上絕對沒有掉餡餅的好事!
下午五點左右,岡雄的商隊和劉繼祖都趕到了京城的東郊。在灞橋東邊同樣有一個規模龐大的市鎮,比華州城東那個規模還要大,同樣是為過往商旅提供服務的。畢竟京城物價昂貴,承載力也有限,很多商賈都是選擇住在這裏,有些商隊甚至直接將貨物在這裏就處理掉,根本不進城。
劉繼祖原本想和岡雄住在一個客棧,但他們的客棧似乎是之前就被包下來了,看來他們是有人打前站,都已經安排好了,劉繼祖沒辦法,隻好隨便找了一家距離近的客棧住了進去。他放好行李,安頓好馬匹,臉都沒洗就來到了岡雄所住客棧附近,他擔心錯過岡雄和其餘幾個傳令使會麵的時機。
好在,劉繼祖出來時岡雄還沒露麵,差不多快六點了,換了一身衣服的岡雄才從客棧裏出來,劉繼祖跟著他來到了距離這家客棧不遠的一家酒樓。等岡雄進去了一會兒之後,劉繼祖才跟了進去,夥計立即上來招呼。
這家酒樓有兩層,規模不小,生意也很好,這時已經坐滿了客人,不過有人已經快吃完了,夥計就讓劉繼祖等一會兒。劉繼祖故意裝作不耐煩的樣子,問道:“還有雅間嗎?”
夥計說道:“不好意思,剛才來的那個客人定了最後一個雅間,其餘的都已經有人了,旁邊這桌很快就吃好了,您隻要再等一會兒就有位子了!”
劉繼祖生氣道:“怎麼這麼巧?但我不喜歡在人多的地方吃飯,今天還趕時間,你帶我去雅間看看,幫我找一間合適的,我給你五兩銀子去辦事!”
那夥計還從來沒遇見過這樣的人,原本不想搭理他了,但聽說他要給自己五兩銀子去辦事,立即來了精神,笑臉相迎道:“那您跟我來,您看上了哪一間,我去幫您疏通一下,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