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第二百九十六章 京城氣象(1 / 2)

很快劉繼祖通過了外門和門洞門,經過了甕城,來到了內門。內門同樣十分高大堅固,那裏有太尉府的官兵盤查進出的商旅。劉繼祖早就下了馬,將太尉府的牌子提前準備了出來。等輪到他時,劉繼祖客氣地將那牌子拿給了官兵看。

那官兵一見那牌子,立即接了過去,翻過來看了看背後的編號,瞅了劉繼祖一大眼,態度立即變得十分恭敬,不僅沒有檢查劉繼祖的行李,還客氣了幾句,就放劉繼祖進了城。劉繼祖心想,這個牌子還真管用,在過關時甚至比肖開的求賢令還管用,真是好東西。他繼續跟著岡雄的商隊行進,同時觀摩了一下京城裏麵的景象。

永安城是在前朝帝都舊址上重新興建的,原來的都城已經毀於了戰火。新的帝都有新的氣象,不僅規模比前朝更大,街道更寬,規劃也更加合理,城裏還興修了眾多的水道,路邊河邊都栽有楊柳,現在已經開始發芽長葉子了。

劉繼祖是從永安城東邊的一道門進來的,進來時一眼就看見了坐落於城市正中偏北的高大宮闕群,那是大周的皇宮所在。劉繼祖從沒想到過古代的皇宮會修建的如此宏偉壯麗,占地麵積如此之廣大,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京城裏也十分繁華,但這種繁華和金陵、揚州的繁華又不同。金陵和揚州也很繁華,但那種繁華卻缺少一種大氣。而且大周建國後拆除了前朝所有城市裏的坊牆,夜間也不再宵禁,因此臨街的商鋪都開了起來,比前朝更加繁華。

永安城原來的東、西兩市也保留了下來,成了整個京城最大的市場,所謂的買東西,就是指在東西兩市采購,慢慢卻變成了華夏民族的俗語。東西兩市原本供應京城居民的每日所需,現在西市專門用於了對外通商,卻更加的繁榮起來。從四麵八方趕來的外國商隊都是趕奔了西市的方向,劉繼祖也跟著岡雄的商隊一起去了西市。

西市的坊牆原本是拆了的,但為了將外商與國內商人區分開來,方便收稅管理,朝廷又新修起了兩人多高的坊牆,並派了市舶司的人在這裏管理收稅。岡雄的商隊進了西市,立即就有市舶司的官差過來接待,他們先是要核對貨物的種類和數量,看和入關時登記的種類數量是否一致,然後就是根據貨物的種類、數量、價格來收稅,並出具了二次完稅憑證。有了這個憑證,商品就可以在西市自由貿易了,雖然等於收了兩次關稅,但由於沒有了中間環節,貨物價格反而比原來更低,因此貿易十分繁榮。

劉繼祖一看就不是外國人,但還是被攔了下來檢查,原來這裏的官差擔心有人會把貴重物品藏在身上帶進來以逃避稅款。劉繼祖沒辦法,又把太尉府的牌子拿了出來,但這個牌子在這裏不管用,那個官差還是要搜他的身。劉繼祖的身上還有很多貴重物品,他可不願意讓他搜,沒辦法他又把肖開的求賢令拿了出來給他看。

那個官差一見求賢令,又看了看劉繼祖的樣子,有些不敢相信。劉繼祖說道:“我是替我們家公子來西市采購的!”

那官差聽了,態度立即大變,將牌子遞了回來,並巴結奉承起來,劉繼祖不想和他糾纏,拱了拱手就進了西市。西市裏原來的商鋪都保留著,不過現在經營的都是各類從外國運來的商品。除了這些商鋪以外,還有不少給商旅提供服務的店鋪,現在生意也是好的不得了。岡雄的商隊已經將貨物都運到了一家規模很大的商鋪後院,岡雄和商隊的一些人進了那家店鋪,其餘的則住進了對麵的客棧。

劉繼祖猜測,這家商鋪應該是岡雄所在商會在京城的據點了,但這家商鋪都是單層建築,住不下他們這麼多人,因此一部分人住到了旁邊的客棧裏。劉繼祖等了一會兒,也進了這家客棧。他運氣不錯,這家客棧有兩層,一樓地字號和後院人字號的房間都被日照國那些人住滿了,但二樓的天字號房間卻沒人住。

劉繼祖又用那太尉府的牌子住了進去,並專門在二樓找了一間臨街的房間。這間房的窗戶正好對著那家商鋪的房間,方便劉繼祖監視。劉繼祖安頓好了馬匹,收拾好了行李,然後要了些熱水,洗了洗臉,先在房間裏觀察了一會兒對麵商鋪的動靜。

這時已將近中午時分,岡雄進去那家規模很大的商鋪之後一直沒有出來。劉繼祖已經餓了,他藏好了自己的行李,將裝備、武器、物品和衣服又仔細地整理了一下,就來到了客棧的大堂。他找了一個挨著窗戶的位子,要了一碗羊肉泡饃,吃完覺著不過癮,又要了一碗葫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