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第三百二十四章 送親任務(1 / 2)

劉繼祖點點頭,“我明白了,但太後真要把差事派下來,我也沒辦法不接啊!”

肖總管聽了也無奈地點了點頭,“館裏確實沒想到太後會這麼快就把任務派下來,因此肖大人那邊還沒來得及去給您運作,可能太後覺著您太優秀了想盡快提拔您!”

劉繼祖苦笑了一下,“太後為什麼非要這麼快用我?滿朝文武不都是她的人嗎!”

肖總管卻搖了搖頭,“您是剛進京城,而且剛穿上官服,對咱們大周的朝廷還不是很清楚,因此才會說這種話!這也是我家大人交代我跟您交底的原因。”

劉繼祖連忙道:“那您就趕緊跟我詳細說說,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話說起來可就長了,要從嘉和皇帝駕崩說起了!嘉和皇帝是突然駕崩的,那時候太子還沒有立呢!因此奪嫡之爭極為激烈,最後是太後獲勝,臨朝稱製。但滿朝文武除了大將軍和左丞相是太後的人以外,其餘的人大部分都是朝廷的人,或者說是皇帝的人!這個您能理解嗎?”

劉繼祖有些木然地看著他。

肖總管一皺眉,解釋道:“您想說,皇帝就是太後的兒子,他們是一家人,是不是?”

劉繼祖像傻子似地點了點頭。

“您還是太年輕了,不了解這些彎彎繞!在大臣們看來,他們忠於的是朝廷,是皇帝,而不是太後。不管是勳貴們還是西林黨,他們都是這麼認為的,等皇帝成人,太後必須還政才行!要不是因為太後在嘉和皇帝駕崩之前就讓自己的一個兄長控製了禁軍,另一個兄長掌控了朝堂,連現在這種形勢都沒辦法維持!

您別看勳貴們和西林黨整天爭鬥,在這個事上他們立場向來一致,他們從來不是太後的人!但現在當朝的卻是太後,滿朝文武卻是一群貌合神離的人,在現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政令不通怎麼行,太後想要做事,就隻能培植自己的人。

北門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現在除了您這樣一出來就是北門黨的以外,還有很多人主動向太後宣誓效忠,咱們家肖大人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朝堂以前是兩黨對抗的局麵,現在是三黨分立。現在有很多事太後想辦卻辦不了,就是因為北門黨的勢力還不夠大,隻能不斷積累力量,使朝堂力量對比盡快發生改變才行。

包括這次和瓦韃的和親就是一個例證,朝堂上對和親意見不一,勳貴們和西林黨是針鋒相對的,但對給歲幣卻是一致反對的,戶部也拿不出錢或者說不肯拿錢。太後沒辦法就開了西市,盡管增加了不少稅收,但戶部還是以戰事吃緊為由不肯拿錢出來。

太後根本沒辦法,恰好這時楚王主動派人前來接洽,問題才有了轉機。因為楚王是給太後和皇帝進貢,那錢不算國庫裏的錢,這樣才把問題解決了,您聽明白了嗎?那些大臣根本不聽太後的,太後卻拿他們沒辦法,因為他們是按照國家的法律和以往的慣例在行事。

包括這求賢館,也是經曆了重重阻撓,我家大人最後把漢朝的察舉製引了出來做例證,而且承諾經費由宮裏支付,不用國庫出錢,這才讓朝廷裏那些反對此舉的人閉上了嘴。”

劉繼祖皺眉問道:“這麼誇張,直接把他們都換了不就行了!為什麼這麼麻煩!”

肖總管一撇嘴,“換!怎麼換,這個國家的根基都是由他們控製的,一下子都換了,國家立即就會垮掉!要換也隻能慢慢來,太後已經做得很快了!”

“那太後為什麼要用這種手段?”

肖總管愣了一下,看了劉繼祖一眼,才明白他的意思,說道:“這個就是瞎猜了,不是我家大人說的,您聽聽就行,當不得真,更不能往外說,往外說了我也不會承認的!”

劉繼祖笑道:“那是自然,咱們自己人說閑話而已!”

肖總管這才說道:“我猜這是太後故意使用的手段!”

“什麼手段?”

“就是通過那種關係,把你們這些北門官員和太後緊緊捆綁在一起!”

“喔,此話怎講?”

“很簡單,北門黨人做官,既不是通過科舉,也不是靠封蔭,而是依靠著與太後的特殊關係。這樣一來,北門黨人就不會容於西林黨和勳貴派,再這樣的情況下,那就隻能依靠太後了,太後也能完全信任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