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殿前侍衛和瓦韃騎兵的臨危不亂,禦林軍和禁軍的表現就差多了。禦林軍稍好些,畢竟他們的甲胄要好很多,但也沒能像瓦韃騎兵那樣組織起有效的防護和反擊,不斷有士兵被射死射傷,等對方的箭射完時,他們已經死傷過半了。
禁軍就更慘了,他們比那些亂跑的宮女宦官好不到哪裏,等對方箭射完時,死傷差不多有一千餘人,他們由於人數最多,可能也是對方的重點攻擊對象。而活下來的那些禁軍大多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有多強,而是因為他們被馬匹或死傷的士兵擋住了,運氣比較好而已!
劉繼祖又一次感受到了箭矢的巨大威力以及缺陷,這個武器的好處很多,但缺點主要就是箭矢的數量有限。這一方麵是因為箭矢是違禁品,打造有嚴格的限製,另一方麵是因為弓和箭製作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民間很難製作出高質量的弓和箭矢,因此弓箭的數量始終不是很多。
還有一個原因是箭矢的攜帶數量也有限製,為了保障行軍速度,每個士兵,包括騎兵在內,所攜帶的箭矢數量都是有限的,太多了就會超重,就會影響正常的行軍速度。而且,在每個固定的時間內,每個人的開弓次數也是有限的。超出那個限度,由於力量下降,弓箭的準度和殺傷力就會大打折扣。
即便有這些缺陷,弓箭也是冷兵器時代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他們將近兩千人的隊伍這時隻剩下了八百多人還有戰鬥力。當然這一方麵是由於他們的大意和疏於防範,而對方的弓箭數量又太多造成的。但另一方麵也是由於他們這邊很多士兵的武技實在是稀鬆,也根本沒有經驗與紀律,沒辦法做到有效的躲閃和撥打,也沒辦法像瓦韃騎兵那樣那麼快就組織好防護和反擊。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劉繼祖看著兩邊巨大的差異,心潮起伏,同樣是普通士兵,禁軍這邊傷亡過半,而瓦韃那兩百名騎兵幾乎沒有一個受傷的,這又一次震撼了劉繼祖,看來瓦韃騎兵的戰鬥力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強悍。
雖然那三十九個殿前侍衛也沒人受傷,但他們沒受傷是由於他們外圍那三十個人穿了刀槍不入的鎧甲,但瓦韃的騎兵可沒穿著這樣的鎧甲。他們的甲胄隻比禁軍的好些,連禦林軍的鎧甲都比不上,他們沒有受傷,主要靠的是精湛的武技,嚴明的紀律和冷靜的心態!
反觀大周這邊的士兵,除了那些殿前侍衛以外,根本沒有紀律可言,全部都混亂不堪。蔣哨官相對還不錯,至少還在指揮發令,讓手下人跟著他去保護公主,但隻有十幾個禦林軍跟著他趕到了公主車輛的附近。佘都尉卻是連人影都沒見到,不知是死是活,那些禁軍更是隻顧自己,亂成了一團,根本無法形成戰鬥力。
而瓦韃的這些士兵在麵對突發戰鬥時,表現的卻十分鎮靜有序,連一個亂喊亂叫的都沒有,更沒有一個亂跑亂動的,全部按照賽日勒的口令在行動。他們根本沒管公主,也沒管其他車輛和人員,隻是將拉著那一百萬兩銀子的車輛護在了中間,而且他們還有餘力去回擊躲在樹林裏的敵人,已經造成了對方不少傷亡,看來他們的箭法要更加出眾。賽日勒甚至朝對方高喊道:“射準點兒,就你們這種箭法還有臉出來混嗎?”
劫匪當然很生氣,但生氣沒有用,因為他們的箭很快就射完了。劉繼祖心中默數,他們也就射了八輪到十輪左右,如果對方的箭能更多些,對自己這邊隊伍的傷害會更大,甚至能使禁軍和禦林軍全軍覆沒。但回頭想想,能在京畿地區準備出這麼多的違禁品已十分不容易了,劉繼祖不知道是他們偷偷從外麵運進來的,還是在京畿地區準備好的!
反正不管是那種方法,都非同小可,絕對不是一般的人或一般的組織能夠做到的!等箭射完了,劉繼祖回頭看了琳兒一眼,發現她正抱著頭蹲在地上。劉繼祖檢查了一下,發現她沒有受傷,劉繼祖拍了拍她的頭,笑道:“琳兒,箭射完了,人馬上就要來了,你可要跟緊我,不要亂跑!”
琳兒抬頭看了劉繼祖一眼,臉色慘白地點了點頭。劉繼祖看了看自己的那匹馬,發現它身上已經中了三箭,但都是射在了背上和馬屁股上。背上有鞍韂之類的東西,不一定射得透,隻是馬屁股上的傷可能重一些,不知道還能不能騎?他決定過會兒有時間時幫馬處理一下傷口再說。
劉繼祖知道馬上就要動手了,因為他已經聽到從樹林裏傳出來的喊殺聲。劉繼祖也開始做準備,他快速地將自己的一些甲脫了下來,然後把能穿的一件件給琳兒穿戴上。琳兒問道:“公子,您這是幹什麼?您把甲給我穿了,您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