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二這時說道:“我的乖乖,你的意思是這是嘉和皇帝的奪嫡策略,他是故意這樣做給當時的皇帝看的!而嘉和皇帝的父親也是想鏟除勳貴派的,但卻沒有明顯表露出來,其他皇子都沒明白老皇帝的意圖,而嘉和皇帝卻看到了這一點,因此才故意疏遠勳貴們,你是不是這個意思?”
崔安世笑道:“還是裘二哥看的通透,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大部分勳貴高官人都支持另外一位皇子,老皇帝依然選了嘉和!因為隻有嘉和才能把他的想法付諸實施,但這個事可不容易,五家勳貴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各種關係盤根錯節,要鏟除他們難度可想而知!
但嘉和皇帝是個有想法也能忍的人,他即位後並沒有立即朝勳貴們下手,而是開始扶持西林黨,然後利用西林黨打壓勳貴派。西林黨其實就是嘉和皇帝的走狗,他讓咬誰就咬誰。你們注意到沒有,西林黨基本都是任職於言官、監察和司法類官職。”
眾人聽了都互相看了看,他們都是江湖中人哪裏注意這些問題,這時琳兒突然說道:“是這麼回事,郎至純說過好多次這類事,有一回還罕見地摔了茶杯呢,他經常說勳貴們被那些人整的很慘!”
崔安世笑道:“那是當然,我長大的那二十來年,就是勳貴派和西林黨此消彼長的二十年!郎至純來找我母親時就曾反複跟我們母子說過,他說勳貴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而他接手郎家家主之位後,更是發現家族裏的人到處為非作歹,實在難管,經常給他找麻煩!
他還很嚴厲的告誡我們母子,讓我們倆不要對外人說與他的關係。他說外麵有西林黨的探子在到處找他們的麻煩,而我母親是死囚,萬一被發現了,我母親自然難逃罪責,還會連累到他,到時候救都沒法救!
連堂堂右相都是這樣,那些勳貴們哪個能幹淨,因此隻要讓這些西林黨的官員發現問題,他們就會上書彈劾,向監察部門舉報,勳貴派倒下一個,嘉和皇帝就會想辦法安插一個西林黨的官員上去,就這樣不聲不響地持續了不少年,西林黨的官員在朝堂和地方官府終於可以和勳貴派的官員相抗衡了。
但也僅僅是在朝堂和地方官府層麵,在軍隊裏還是不行。為此,嘉和皇帝又想了一些辦法,力圖改變這一局麵,其中就包括選拔寒族出身的優秀軍官秘密培養,培養目標還不是一般的軍官,而是統軍大將!你們都知道四王手下各有一個能力超強的統軍大將吧!”
劉繼祖聽了立即點頭道:“知道,我聽的比較多的是楚王手下的李喆,確實有真本事!”
裘二這時說道:“晉王手下的統軍大將叫孫敖,吳王手下的叫江波,秦王手下的華勇,都算得上名將,也都是有真本事的!你是說這四個人都是嘉和秘密培養的,計劃是取代軍隊裏那些勳貴出身的高級軍官?”
崔安世點了點頭,“不錯,我猜他確實有這個計劃,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而軍隊又是最敏感的部門,更要慢慢來。剛開始他沒做這麼巨大的調整,而是通過西林黨打擊違法軍官的辦法,安插了一部分西林黨的人去軍隊裏擔任一些中低級軍官,結果鬥爭相當激烈,很多人幹不長時間就會出事,因此效果並不太好。”
劉繼祖想起了勳貴出身的胡範同和那個西林黨出身的孫將軍,不由點頭道:“是這麼回事,我還親眼見過他們之間的內鬥,那還真是你死我活!”
崔安世笑道:“這種爭鬥從這些西林黨人擔任軍職時就開始了,勳貴們視他們為眼中釘,肉中刺,而這些軍官也千方百計地搜集勳貴出身軍官違法亂紀的證據,然後通過西林黨打擊他們!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幾乎與此同時,嘉和皇帝也開始培養優秀軍官,但這些將領是同一時期培養出來的,還是不同時期培養的我並不清楚。
但可以明確的是,他們是在不同時期被派出來的,四人之間的時間跨度也很大!楚王手下的李喆是最早被派出來的,吳王手下的江波是第二個,而秦王手下的華勇和晉王手下的孫敖是第三批,同時被派出來的。
但我認為,嘉和皇帝費盡心機培養這些人才的初衷,最開始並不是為了讓他們去輔佐自己的這些兒子!實際上,咱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就不難發現,四王外放其實全都是意外。先說楚王吧,他被外放主要是因為他在京城沒法待了,繼續待下去有可能會被其餘幾王害死。而嘉和似乎對這個兒子有些偏心,這才早早的就將他外放了。我猜他將李喆安排在楚王身邊,主要是為了保護他,另外也是為了監視楚王並鍛煉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