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喜知道鎮國公說的閑雜人等裏麵包括自己,她跟了王妃一段時間了,已經學會了一種自動過濾自己不想聽的。
隻要她不聽,就當他念經。
小七難得沒有裝傻一次,直接開口說了:
“長喜是自己人。”
鎮國公這才沒有避著她,將想到一月前夫人帶回來的消息,便將心中的疑惑問了出來。
“懸鏡司自來是直屬天子的一把刀,現在落入崔彧之手。
但是懸鏡司黨眾遍布天下,素有一明一暗兩使。
明使是崔彧身邊的鏡明,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還有一個暗使,尤為重要。
幫崔彧處理著那些見不得光的事情,更組織著其他懸鏡司的地下黨眾。
如果能找到他,將其收買,懸鏡司便可成為埋在崔彧身邊的一把刀,以後會起大作用的。
那日你說有一個叫薄西山的,跟崔彧關係很親厚,可是這個暗使?”
“暗使?就是暗中進行,見不得光嗎?”小七煞有其事的問著鎮國公。
“嗯,算是。”暗使一般都身份隱秘。
“那八成就是他。”畢竟這種關係要悄悄進行,不能堂而皇之。
不過小七不歧視。
鎮國公得了小七的準信兒,心裏才踏實。
他看小七現在整個人比在家裏的時候氣色好,還圓潤了很多。
年紀雖小,穿的帶的皆是不俗。
可見崔彧待她還是不錯的,她此番年紀小,跟崔彧之間自然不會有什麼男女情愛,但是就怕她年紀小,不知親疏遠近,被崔彧哄了去。
“阿音,崔彧待你如何啊?”
小七歪頭想了想,撇了撇嘴。
“一般吧,他可小氣了,不準我這個不準我那個。”
大家都給她吃糖,就崔彧不給!
鎮國公一聽,心中頗為滿意,但是麵上還是一副慈父模樣。
“阿音,崔彧此人,心思深沉,萬不可信。
就算他偶然有對你好的時候,也是另有所圖的,京中那麼多名門閨秀,他一個看不上,卻專門挑了你這個才六七歲的小娃娃。
原因無他,隻因你長得跟故去的七公主很是相似。
兩年前崔彧勤王,明麵上是平定了汝陽王的叛亂,但實則是那時他已經控製了宮廷。
那時他借著三清宮道人誘使先帝追求長生,荒了朝綱,到後來先帝龍體被掏空,癱瘓在床,皇後都見不得,整個後宮都任由他處置。
那時為免宮中女眷受辱,七公主不計名分委身於他,他很寵七公主。
但是七公主心係南召二世子楊重朝,後來七公主在南召兵臨城下時,眼看著心愛之人跟自己兩軍對陣,傷心絕望中,從城牆跳下。
崔彧為了這件事,險些踏平南召,可見七公主在崔彧心中的地位。
女兒,你莫要傻傻的被他騙了才是。”
小七頗有些驚訝的看著鎮國公,這跟她聽來得版本不一樣啊!
“難道不是七公主嫌棄朝廷從上到下窩囊,說‘不怕慫包多,就怕慫包湊一窩。’還說將軍慫丟城,帝王慫,丟國,為了不跟著他們丟城丟國丟人,幹脆跳城牆死了清淨?難道我聽的不對?”
鎮國公驚訝的看著這小丫頭,這誰告訴她的?
雖然說得不是原話,但是八九不離十。
七公主當年站在城牆之上,將朝堂上下罵了個血透。
直罵的朝臣抬不起頭。
所以,在她死後,大家都很有默契的,誰也不去提起她——主要罵的太難聽,提起來挺丟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