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彧在聽管家說老太爺問起他的時候,隻是唇角微微輕扯了一下,並未再說話。

管家看了一眼崔彧懷裏抱著的小丫頭,心想,幾年不見,大公子什麼時候偷偷生了個閨女?

看著有六七歲了吧?

咦.......

六七年前,大公子才十二歲,這麼早的嗎?

管家心裏犯嘀咕,大公子自幼開蒙就比其他人早,五歲能作詩賦,見解獨到,被人稱之有成年人的智慧。

當時誰見到不稱讚一句神童。

說不定大公子這樣的神童,生孩子也早人一步呢?

而且,兩個多月前,也隻是用聖旨冊封了蕭南音為攝政王妃,上了玉牒。

但是她年幼,並未舉行婚禮,隻是接過來養在攝政王府。

崔家這邊的長輩都未曾驚動,是以,並無人知道這麼一個小豆丁,以後將是崔彧的王妃。

小七這會還睡著呢,崔彧將她送去他曾住過的院子,命段成風段成虎守著,長喜也跟了來,近身伺候著,崔彧便去了主院老太爺那兒。

崔彧在院門口站著,老太爺身邊的仆人出來,看了崔彧一眼,隻淡聲說著:

“大公子,老太爺已經休息了,您改日再來吧。”

此時已過午休的時間,崔彧知道老太爺平時並不會休息這麼長時間,如今隻是單純的不想見他。

崔彧也沒有再強求,隻說著:

“那我稍晚再來。”

崔彧說完便轉身離開,鄴城崔府的根源可追溯到前朝。

鍾鼎之家,書香之族。

又在本朝開國太祖落難之時,崔家出手相救,耳後大胤朝建立後,厚賞崔家,可謂是一時風光無兩。

鄴城很多崔氏族人,大多是同宗同源,而嫡支便是老太爺這一脈。

老太爺有三子,嫡長子便是崔彧父親,崔硯堂。

而崔硯堂卻隻有崔彧一個兒子,崔彧便是這崔府正經的嫡子長孫。

嫡子長孫本該是被老太爺喜歡的,可是老太爺卻一直不喜歡這個長孫。

崔彧在回去的路上,眉宇氤氳,神色淡漠。

自小便如此,他早已習慣。

崔彧回去的時候,剛進內室,便聽著一個嬌蠻的聲音:

“你是誰?怎麼睡在我哥房內?”

聽著聲音,崔彧便知道是誰了。

“你哥?誰是你哥?”小七揉揉眼,剛剛睡醒,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

長喜在旁邊小聲的提醒著:

“王妃,這是王爺的房間。”

眼前這人是王爺的妹妹。

小七隻是哦了一聲,而站著的少女在聽到王妃兩個字的時候不由得睜大了眼睛。

“你剛喊她什麼?王妃?她是誰的王妃?”

“回崔姑娘,這是攝政王的王妃,王爺送王妃過來這邊休息的。”

“怎麼可能!我哥怎麼會娶這麼大點的王妃,哪兒來的沒長牙的小丫頭片子。”

這句話一下便捅了馬蜂窩了。

小七最在意別人說她掉牙的事情,平時連崔彧都不提。

“你真醜!”

崔瑾自認長得不醜,現在被一個小孩說醜,也氣壞了。

“你才醜!”

“你不僅醜,還肥!臉上長斑,腋下生毛,越來越醜。”

小七說完哼了一聲。

以前跟師兄們去老頭兒藏書閣找書,師兄們找什麼男女修雙的書,而那時候她看到了一本隨口禪。

她覺得很有意思,翻了翻,那時候學來了。

後來給老頭兒知道了,差點挨揍,還不準自己隨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