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個在天子腳下被滅門的官宦人家,還是三十年前的江家。
這件事就發生在身邊,城中老百姓沒有不提起的。
孫家被滅門的現場發現了一柄遺落的匕首,上麵的標誌刻著天傾門的標識。
一時間,這個神秘的地下組織被提起,都在猜測天傾門跟孫家有什麼恩怨。
孫家一家老小的屍身被義莊的收了去,這件事還未平息,第二天又一家被滅門的消息傳來。
這次是巡防營的指揮使李家!
這二人肩負京城還有皇城護衛的責任,同時出事,加上之前西北戰敗的消息,以及齊王勢強,大家都惶恐不安。
這天子能力一般,如今朝中亂成這般,隻怕齊王會借機反撲。
而此時京畿大營的將領卻遇到刺客,跌落進了山坳,生死不知。
如今京中的守衛將領全部出事,很明顯有人趁亂想要謀反。
這些武將歸兵部調任,而在開春的時候,原來的兵部尚書突然中風,兵部侍郎暫代兵部尚書的職位,選了三個將領出來。
有細心人發現,這些出事的,大多是崔彧之前在朝中倚重的官員。
朝堂如同一個迷局,越來越讓人看不清楚了,索性他們都觀望著。
不管誰最後得了天下,他們盡好做臣子的本分就行了。
不過短短幾天內,從皇城的護衛,到京中的巡防營,以及城外的京畿大營的將領全部被換。
新上任的統領和指揮使,很快將人手換成了自己的,一時間,皇城內外的護衛全部大換血。
錢閣老最近也突然發現,原來政務不通的陛下,最近越來越讓人看不明白了。
他每次都能說到要害,而且凡是他不經意任命的官員,在一片不看好中個個都做的出色。
最早的那個吏部尚書,便在吏部獨攬大權,此時原本的左右侍郎都被他尋了錯處革職了,如今的吏部已經大換血。
錢閣老這才恍然大悟。
陛下不是愚笨,而是心思頗深。
錢閣老也是經曆了三朝帝王的人,知曉一些前塵往事。
陛下年紀小小便將自己隱藏的這樣深,再結合如今崔彧西征,還有在此期間他提拔上來的人一個個的出事或者始終,錢閣老很快就就明了了。
他也算是崔彧攝政的時候一步步上來的,錢閣老心中惋惜,卻為了家人不得不做出取舍。
錢閣老擬了一份辭呈,遞了上去。
鄭珣看了看,並沒有批。
錢閣老等了幾日,等不到鄭珣的批示,又再次請辭,隻說是年齡大了,身體多有不適,想回老家養著。
過了兩日,鄭珣才批了。
鄭珣看著錢閣老佝僂的身形,目光淡然清冷。
當年他一個異國的質子,雖說大家尊稱他一聲世子,可是這京中的文武百官,哪個將他放在眼裏。
錢閣老當年還不是閣老,屈居當年宋閣老之下,中秋夜宴,宮中丟了東西,兩個皇子誣陷是他偷竊,是錢閣老當年替他這個異國質子站出來說話。
他記得。
可是他偏偏是崔彧提拔上來的人,如今辭官倒也罷了,安養天年吧。
待日後,多提拔一下他的兒孫便好了。
待送走了錢閣老,鄭珣將手邊的事物處理完了,看著外麵。
他站起來,換了身衣服出宮去了。
他徑直去了蕭府,這些日子,沈夫人的身子不好,她一直在蕭府,他心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