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農稅提留(二)(1 / 2)

走到山裏香酒家門口時,杜清平閃到一旁,讓劉思宇走到前麵。

自從聽說自己是劉副書記把自己和鄧國中要進了他的組裏後,他心裏的激動就別提了,自己來到這黑河鄉兩年,終於進了一個領導的眼睛。他知道一個機會就擺在自己的麵前,就看自己能不能做好一切,讓劉副書記滿意了。

劉思宇看到杜清平懂事地閃到一邊,心裏暗自點了一下頭,看來這小子還不錯,可以調教一下,說不定將來會成為自己的幹將。

不過臉上並沒有特別的表情,而是沉穩地走在頭裏。

昨天張高武在會後把他留了下來,專門告訴他,按照規定,鄉裏的副書記每年有五千元的招待費簽字權,考慮到劉思宇是9月份才到鄉裏的,今年的招待費就隻有三千元的簽字權,超過的就要先向兩位主要領導請示。

張高武在說這些的時候,臉上掛著意味深長的笑容。劉思宇一下就明白了,這是張高武在向自己示好,一年都過去四分之三了,還讓他擁有三千元的招待費簽字權,那意思不是明擺著還是什麼?

有這種好事,劉思宇當然也不會假清高去推辭,於是就有了今天召集手下到山裏香酒家搓一頓的舉措。

眾人簇擁著劉思宇,走進預先定好的包間,劉思宇在首位坐下,綜治辦的王軒成主任緊挨著他,其餘各人也按自己的位置坐好,趁著服務員上菜的功夫,王軒成向劉思宇介紹了在座的各位。

邊聽著王軒成的介紹,劉思宇邊微笑著向眾人點頭,並在心裏記住了那幾位新認識的人。

黃玉成,統山村支書,今年43歲,不過一張滄桑的臉上卻浸著歲月的蒼老,黝黑的額上有幾道皺紋,話也不多,聽到介紹,也隻是站起來向劉思宇問了一句好,卻並無多話。

宋寶國,統山村村長,今年32歲,是一個精壯結實的漢子,一雙眼睛裏透出一種倔強的火花,聽到王軒成介紹自己,他騰的一下站起來,粗聲粗氣地說道:“劉書記,我是個粗人,說話從來不藏著掖著,由於自然條件的原因,我們統山村都快成了被遺忘的角落,這次聽說是您聯係我們村,我和黃支書心裏真的很高興,我們盼望著您能帶著我們村擺脫貧困。沒說的,今後你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幹。”

聽到宋寶國的話,劉思宇的臉色凝重起來,他鄭重地說道:“宋村長,黃支書,謝謝你們這樣信任我,我是**的幹部,幫助你們村脫貧致富是我應盡的職責,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找出一條讓統山村脫貧治富的路來。”

看到劉思宇炯炯有神的目光,黃玉成和宋寶國的眼睛裏似乎都燃燒起來。連和木村的村長謝成昆和支書姚遠林也似乎受到了感染。

不一會,酒菜上齊後,杜清平殷勤地先替劉思宇的杯子裏倒滿了酒,然後又一一替在坐的各位倒上酒,看到各位的酒都倒好後,劉思宇端起杯子,環視了一下眾人,說道:“在座的有不少比我年長,我就叫一聲哥子吧,年幼的就算是我的小弟,來,各位哥哥兄弟,今天我們有緣聚在一起,我先敬大家一杯,今後的工作還要靠在座的哥哥兄弟多多支持。”說完,把頭一仰,一口把酒喝了下去,眾人連聲說著感謝之類,也一口把酒喝了下去。

接下來的酒桌上,大家看到劉思宇沒有架子,是那麼的平易近人,膽子也漸漸大起來,酒過三巡後,杜清平先替劉思宇把酒倒滿,然後端起一杯酒,走到劉思宇旁邊,一臉真誠地說道:“劉書記,雖然你來鄉裏不過幾天,但從你教訓周虎開始,我就發自內心的敬佩你,我敬你一杯,我喝完,你隨意。”說完,一昂頭,把杯中的酒一滴不剩地喝了下去。

劉思宇看了杜清平一眼,讚許的眼色閃了一下,也沒有多說,端起杯子也一口喝下。

看到劉思宇痛快地喝下了杯子裏的酒,杜清平感到異常的激動,顫聲說道:“劉書記,從今以後你就是我的領導,小杜我就是你的兵了,你指到哪我打到哪,絕不含糊半點。”

聽到杜清平竟然這樣大膽地向自己表明心跡,算起來這是第一個旗幟鮮明地向自己靠攏的人,劉思宇也站起來,親自替杜清平倒了一杯酒,然後給自己倒了一杯,舉起杯子,說道:“小杜是個不錯的同誌,我相信你隻要努力工作,組織上一定不會讓勤奮工作的同誌吃虧的。來,我倆碰一個。”說完,劉思宇把杯子舉到嘴邊,一口喝下,杜清平隻覺得熱血上湧,也一口吞下了杯中的酒。

不過從此杜清平的額上就深深地刻上了一個劉字,但杜清平也幸好在這次喝酒中仗著醉意第一個明確投靠劉思宇,這才隨著劉思宇的一路升遷絕塵而去。

眾人連聲叫好,李偉暗自在心裏後悔沒有早點向劉副書記表明心跡,讓杜清平爭了先,現在如果再像杜清平一樣表明心跡就沒有意思了,於是隻是敬酒,其餘的話隻能以後找機會再說。至於肖凱,他本是張高武的親戚,現在有張高武罩著,還沒有投靠劉思宇的打算,不過也向劉思宇敬了一杯。